贛南鎢礦與紅軍長征的革命情誼

知史以明鑒,查古以至今。中國礦業報推出《毛澤東主席題寫“開發礦業”的緣由、蘊涵及意義解讀》,試圖從歷史與現實維度探求礦業發展脈絡及未來方向,以饗讀者。

在共和國剛剛誕生了兩個多月,毛澤東主席第一次出國,出訪蘇聯之時,為中國留學生代表題寫了“開發礦業”四個大字。淵源有自來,在開發礦產的經驗方面,文章詳細為我們介紹了贛南鎢礦與紅軍長征之間的一段革命情誼,這或許也是共和國領袖心系礦業的原因之一了。

西華山鎢礦圖片

在紅軍時期,贛南鎢礦的開採曾幫了紅軍的大忙。毛澤東、朱德帶領紅四軍主力3500人從井岡山下來後,一路艱苦轉戰,終於在贛南瑞金地區站住了腳。隨後,紅四軍迅速擴大到兩萬人,江西蘇區也發展到十幾個縣。隊伍越大用錢越多,一日三餐,置辦軍衣,還要購置武器裝備……這樣,要養活紅軍和蘇區政府,單靠打土豪是不行了。一定要找到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1930年5月,毛澤東從閩西回到尋烏。希望通過要深入的調查研究,為維持、發展紅軍和蘇區找到穩定的財政收入。尋烏地處江西、廣東和福建的交界,是贛南商業發達的地方。縣委書記古柏是毛澤東的好友,又瞭解當地情況。不久,毛澤東就找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開發與經營鎢礦。

毛澤東瞭解到,1907年德國傳教士在江西大余縣西華山發現鎢礦。以後又在崇義、全南、安遠縣境內發現大型鎢礦,從此揭開了中國鎢礦開採的歷史。當年贛南鎢砂的儲量和產量,都居世界第一。1930年代初,德國開始復蘇,軍事工業急需大量鎢砂,於是在廣州等地開辦公司,贛南鎢礦產業初具規模。

得知這個情況,毛澤東於1932年初派他的弟弟,時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銀行行長的毛澤民到贛南調查。毛澤民先來到大餘縣鐵山壟礦區,走訪會挖鎢礦的工人,進行調查研究,動員了500多工人,成立公營鐵山壟鎢礦。這是蘇區第一個公營鎢礦。

接著,毛澤民又來到仁鳳山(亦稱盤古山)調查。調查之後,毛澤民從蘇區銀行投資,開辦了“中華鎢砂公司”,親自兼任總經理。公司成立後,蘇區政府統一組織生產和收購鎢砂,鎢砂的銷路有了保證,政府收購價格實惠,礦工多產砂,多掙錢,生產積極性自然提高。

1933年,中華鎢礦公司所屬公營鎢礦開採、合作社收購的鎢砂,總量比1932年增加了將近4倍,僅鐵山壟和盤古山二礦的產量,就由1932年的648噸上升到1753噸。至1934年10月,中華鎢礦公司共開採、收購鎢砂4193噸,公營鎢礦職工發展到5000餘人。為了解決運輸問題,蘇區政府通過苦力運輸工會組織了100多人的運輸隊,負責運輸鎢砂和礦山的生產生活物資。贛縣江口外貿分局有20條木船往返于白鵝墟、三門灘和江口之間,運送出口鎢砂到廣東交易。鎢礦的開發,為紅軍和蘇區政府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經費保障。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