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裂解時代來臨:再論新技術礦產

礦業公司要謀求更好的發展,研究和遵循礦業發展規律至關重要。除把握經濟宏觀環境變化下的供給與需求這一根本規律外,未來社會和科技的發展可能造成哪些礦種出現爆發式增長,也是礦業公司需要關注的問題。

我們通過長期關注技術突破對礦產供應端可能帶來的影響,針對在各類新技術、新材料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的礦產,於2010年首次提出“新技術礦產”的概念,並建議國家把一些新技術礦產資源作為戰略資源加以規劃和儲備。過去的幾年中,各國積極推動低碳綠色經濟驅動,科技創新發展和綠色環保理念持續深入,新技術新材料領域不斷取得突破,推動了與之相關的新技術礦產呈現爆發式增長,“小”礦種展現了“大”作為。而在2016年底,我國也正式將鎢、銻、鈷、鋰、稀土、石墨等新技術礦產列入國家戰略性礦產目錄。

新技術礦產圖片

一、何為“新技術礦產”

傳統意義上,礦產根據屬性劃分為能源礦產、金屬礦產和非金屬礦產。而新形勢下,隨著新技術發展及長期存在的資源剛性需求,有一類礦產因新興產業迅猛發展其應用越來越重要,又具有相似的特性。針對這一變化,有必要從應用角度對礦產分類重新定義,從而引起社會關注並推動相關產業發展。正是出於這一考慮,我們首次提出從礦產應用角度將礦產分為能源礦產、大宗原材料礦產和新技術礦產三大類,在行業內引起了廣泛影響。

新技術礦產是指隨著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被廣泛應用於資訊技術、新能源和新興材料等產業的新興礦產,具體包括稀土元素鐠、釹、鋱、鏑等,稀有金屬鋰、鈹、鈦、釩、鈮、鉭、鎢,稀散元素鎵、銦、鍺、錸、銣,鉑族金屬,輕金屬鎂,重金屬銻、鈷,非金屬螢石、石墨等在內共39種礦產。需要注意的是,隨著技術應用的不斷發展,新技術礦產的種類還將不斷增加。

這些礦產應用的新技術產業領域包括汽車工程、航空航太、資訊和通信技術、光學技術、能源、電氣等十幾個領域。其中高性能電池、光伏發電、高效電機以及高溫合金等被認為是與未來節能減排和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技術。

二、新技術礦產具有鮮明特徵

一)資源分佈、供應相對集中。目前,新技術礦產主要分佈在澳大利亞、美國、中國、南非、俄羅斯、智利、巴西等國家和地區。如,全球鋰資源集中分佈在玻利維亞、阿根廷和智利“鋰三角”地區,目前澳大利亞和智利兩國供給全球75%的鋰資源;鉭世界產量前五的國家占世界總產量的90%;鉑族金屬、鈮產量前三的國家佔有世界總產量超過90%;世界上的鎢、稀土資源等供應依賴少數國家。

全球主要礦產資源分佈國家

二)新技術礦產的應用技術高度壟斷。新技術的孕育和誕生依賴於科技總體發展水準、研發的投入、創新型科研人才,需要良好的環境和多年的積累。在國外,新材料技術領域有著嚴格的技術壟斷,國際領先的新材料技術公司實施了嚴格的專利戰略,限制核心技術的輸出,形成較高的技術壁壘。

三)作為高新技術產業裡的關鍵元素,新技術礦產目前難以替代。

四)隨著高新技術產業日新月異地發展,對新技術礦產原材料的需求迅速增長,全球特別是科技相對發達的美國、日本和歐盟等經濟體對新技術礦產的需求呈現剛性特徵。

三、各國對新技術礦產普遍高度關注

鑒於新技術礦產在新技術、新興產業中的關鍵作用,主要發達國家均針對新技術礦產制定了相應的戰略規劃。

美國能源部較早發佈了關鍵礦產報告,列舉了與新技術產業密切相關的鋰、鈷、鎵、銦和稀土等關鍵礦產,提出了建立全球供應鏈、開發替代材料、加強回收利用等戰略措施;

歐盟委員會於2011年就發佈了題為《對歐盟生死攸關的原料》的報告,將銻、鈹、稀土等14個礦種納人緊缺礦產名單,提出歐盟稀有礦產原料短缺預警及對策;

日本最早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實施礦產儲備制度,2004年專門設立了獨立的執行機構,制定釩、鉻、鎢、銦及稀土等31種稀有礦產資源的供應對策,並將其納入 “國家能源資源戰略規劃”;

為確保薄膜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發電系統、LED照明相關產業、環保汽車等綠色能源產業發展,韓國由國有大韓礦業振興公社積極推動戰略礦產的儲備,其中2007~2016年以鎳、鉻、鉬、錳、釩、鈮、銻、鎢、鈷、銦、硒、稀土等稀有金屬為主的戰略礦產品,儲備目標為60天的國內需求量。

國內,2016年底國務院批復通過《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年)》首次將24種礦產列入戰略性礦產目錄,其中主要為鎢、銻、鈷、鋰、稀土、石墨、螢石等新技術礦產。

24種戰略性礦產圖片

四、新技術礦產近年來呈現爆發式增長

2011年,我們首次提出新技術礦產概念時指出,新技術的突破將帶來相應礦種在需求和產能上的爆發式增長。

近年來,電子、通信、材料等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不斷突破,加之對能源、環境的重視,應運產生了眾多新興產業,給新技術礦產帶來強勁需求增長。以鋰為例,在包括傳統鋰電池、玻璃和陶瓷等領域的需求保持穩定增長同時,由於下游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爆發式增長,將繼續保持迅猛增長態勢,需求預計每五年翻一番,到2025年有望較2017年增長3倍;2017年電池領域對鋰的需求已超過總需求的一半,到2025年這一比例預計將超過80%以上。

五、當前全球礦業步入復蘇階段,出現新的特徵,礦業發展軌跡呈現“裂解”態勢

在本世紀初全球礦業經歷了“黃金十年”的繁榮後,2012年,伴隨全球經濟放緩而連續下行,進入深度調整期。自2016年起,儘管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和全球治理體系仍在發生深刻變化,地緣政治風險、“逆全球化”等不確定性因素持續存在,但美國、歐洲、日本和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均有所改善,金融與商品市場趨勢向好,全球經濟總體呈現緩慢復蘇態勢。

礦業供需基本面轉好,標準普爾金屬價格指數上揚,全球礦業公司市值總額連續反彈,礦業活動指數也築底回升趨於穩固,礦業已基本脫離週期性調整的低谷區間,進入築底復蘇階段。

本輪正在復蘇的礦業市場是由供給和需求關係決定的,回歸了礦業發展的基本屬性,但這輪礦業週期的形成不同于以往礦業繁榮期,變化的礦業已經來臨,呈現出新的特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礦業發展軌跡逐漸呈現“裂解”。

一方面,傳統大宗原材料礦產依然具有較為顯著的週期性特徵,受宏觀經濟影響較大,仍將延續礦產品傳統發展規律。其中,銅和鋁將對未來新材料發展起到支撐作用,優質資源將更為稀缺,資源勘探開發難度和深度越來越大,新建專案及擴產專案的進度將遇到更大挑戰。

另一方面,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的新技術礦種的週期性特徵減弱。科技的高速發展將促進新材料的跨越式發展,個別礦種如鋰、某些稀土元素、鈷等的需求還將延續高速增長態勢,廣度、深度和不確定性顯著增加。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當前礦業發展另一顯著特徵是科技等將重塑礦業發展模式和競爭格局。以大資料、物聯網、智慧化為代表的科技快速進步,將逐漸滲透和參與礦業全產業鏈各環節,推動礦業由傳統行業向高科技行業轉變,並進一步向智慧化方向發展。礦業大資料及其智慧應用將逐漸成為全球一流礦業企業的核心資產,被深入運用到資源勘探、資源評價、優化設計、生產運營等各個環節,全面提升礦產資源開發運營效率。在此基礎上,資料和智慧技術將整合到礦業全生命週期管理過程中。礦山開採將採用自動化操作、智慧化管理和遠端控制,大大降低安全風險、剛性成本,提高產能。目前,世界先進礦業公司已經開始實現礦山遠端控制和無人化生產運營。

六、礦業公司面臨怎樣的機遇

由於技術的進步帶來相應產業的迅猛發展,使得相應新技術礦產領域也有望經歷爆發式增長,這給礦業公司和整個行業都帶來了重大發展機遇。

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圖片

在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新技術礦產的需求強勁,如新能源汽車中的插電式混合電力汽車、純電動汽車,高端裝備製造中的航空航太裝備及海洋工程裝備、高端智慧裝備,新一代資訊技術中的高新能積體電路和高端軟體、新型平板顯示、下一代通訊網路等,上述產業將持續拉動鋰、鈷、稀土、鈦、鉑族、石墨等這些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新技術礦產需求量的增長。而隨著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科研環境的改善、創新成果的不斷湧現,新技術礦產的種類還將增加。

當下正是礦業新變化的起點,以新能源、新材料、資料等為代表的科技賦予了礦業這一傳統行業新的特徵——應用端的技術突破推動新技術礦產的迅猛增長、進而使得礦業的發展軌跡裂解分化,大資料和智慧化重新定義礦業,這些也正是催生新世界級礦業公司的機遇。我們需要密切關注新興技術、新興產業的發展,積極佈局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密切相關的未來熱點礦種,加大資源獲取力度,完善資源資產組合,才能把握並利用好新技術礦產產業帶來的重大發展機遇。

[作者:王炯輝,中國五礦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五礦勘查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