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垂釣根據水色選釣位

一個有經驗的垂釣者,只要在水邊靜靜地觀察幾分鐘,就基本上能判斷該水域的魚情能否獲得理想的漁獲。即使常釣的水域,也要觀察一下水情,做到心中有數,然後再選定最佳的釣位。水情主要包括水色、水的動靜、氣味、溫度、深度及其流動變化等方面。本文主要介紹水色對野釣的影響,在野外垂釣時我們該如何根據水色選釣位。
 
水色指垂釣水域的顏色及其渾濁程度。水色與垂釣的關係甚大,垂釣水面常見的顏色有以下幾種: 
1.清水:呈清水的水域,清澈見底,透明度在1米以上。諺語:“水至清則無魚”。就是講的這種情況。
 
2.肥水:這種水呈深綠色、黃色、褐色或草藍色,透明度在20-30釐米,一般自然水域沒有這種肥水,多為魚池中施肥培殖所得。 
 
3.淡黃水:呈淺黃色的水,透明度在30-40釐米,水質較瘦。一般情況下,這種水內的魚食欲旺盛,喜食動物性釣餌。 
 
4.黃綠水:即呈黃綠色的水,透明度在20-30釐米左右。水質不肥不瘦,適宜魚類生長。這種水內的魚,動物性、植物性的釣餌皆喜食。
 
5.深綠水:呈深綠色的水,透明度在10釐米左右。水質肥,但只在水內氧氣充足時可進行垂釣,而以中層釣或拖釣的效果較好。 
 
6.淡褐水:呈淡褐色的水,透明度在20釐米左右。水質較瘦,一般情況下,這種水內的魚食欲旺盛,多愛吃植物性釣餌。 
 
7.深褐水:呈深褐色的水,透明度不到10釐米。在風和日麗的好天氣,魚吃食較旺盛,但多吃植物性餌料,不喜食動物性釣餌。有些深褐色水是由污染造成,魚不吃食,有的甚至中毒死亡。 
 
8.銅綠水:這種水域綠且混濁,夏季為多。遇異常天氣,藻類大量死亡,分解時不僅會消耗水中氧氣,還會產生有毒物質,影響魚類生長,甚至中毒死亡,不宜垂釣。 
 
9.渾水:這種水內含有大量泥沙、腐殖質,水色黃褐,能見度在5釐米之內。渾水除受污染外,一般含氧多,食物多,但泥沙過多,易使魚呼吸困難,多逃入清水中,只有鯰魚等兇猛肉食性貿和沙鱧等小魚吃食活躍,並多在流水處覓食。故渾水中難以釣福壽、鯽、鯉、青、草等魚。
 
 野外渾水垂釣圖片
 
10.污染水:一般呈黑色、醬油色、棕褐色,也有深藍色、紅色,異味刺鼻。這些水或酸、鹼過多或含工業排放的水銀、氧化物等化學有害物質,嚴重者水中生物無存,輕者魚稀少;生長畸形,顏色奇特而有異味,不能垂釣。
 
為了保有更多的水域可供人們垂釣,也隨著人們對生態環保意識的加強,建議使用符合國際環保標準的鎢合金漁墜子。現在國際上公認鎢合金漁墜是替代鉛墜子的最佳材料。除了環保的特點,鎢合金漁墜子體積小、密度大,抗風性強,在功能上與鉛製品漁墜子相比,手感也會更好,上鉤率更高。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