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吞鉤的阻力因素與釣組調整
- 詳細內容
- 分類:鎢的知識
- 發佈於:2017-09-12, 週二 08:25
- 作者 meijin
- 點擊數:323
在垂釣過程中,魚吞鉤不吐鉤或者緩慢吐鉤是中魚的關鍵。魚吞餌之後又快速吐出,漂相是什麼樣子?你如何去捕捉提竿時機?根據攝影測定,鯽魚測餌(吞餌之後不閉嘴就吐餌)的時間大約是0.2秒。這樣短的時間,就是頂尖高手,也很難抓住提竿時機。只有吞鉤不吐鉤或者吐鉤很慢,漂相才有連續性,提竿才能夠十拿九穩中魚。

一、魚為什麼吐鉤
1、魚受到各種驚嚇,例如電擊、網捕等,或者被釣而又死裏逃生。它可能幾天也不開口;即使開口,也是心有餘悸,快速吞吐,生怕再上當受騙。
2、在吞餌過程中,感覺有異常,趕快吐掉。就像人們吃飯嚼到砂子、毛髮之類的條件反射。魚吐餌時感到異常的除了異物異味之外,主要的就是釣組產生的阻力,盡可能減小釣組阻力,使魚吞餌時不覺得有阻力。鉤、餌小一點,輕一點,魚才容易吸入。其次,如果魚口腔小而鉤餌體積大,必然擋口,小鉤餌不容易受阻。
3、魚線特別是子線要盡可能細軟
粗硬子線必然擋口,難以吸入。比較長的子線更顯得柔軟。彎曲鬆弛的子線也是更顯得柔軟,而且吸入彎曲鬆弛的子線,不直接拉動墜子,阻力會更小。釣鈍的時候,子線可能彎曲鬆弛,魚吞餌的阻力就比較小。
很多釣魚人十分注重對釣組靈敏度的研究。都知道,小漂小鎢合金漁墜細子線靈敏度比較高。但是, 從釣組對魚吞鉤的阻力去研究的,恐怕是太少了。僅僅看到靈敏度是不夠的,重視釣組對魚吞鉤的阻力,也是同樣重要的。
對於立漂懸墜釣,要減小釣組對魚吞鉤的阻力,應該選擇盡可能小的鎢合金漁墜和浮漂以及盡可能細小的子線、鉤餌。鉤小一點,比較容易脫鉤,但是,大大提高了吞鉤率。假如脫鉤率增加1%而吞鉤率增加2%,結果還是增加了魚獲。還有,調漂要稍微遲鈍一點,要使子線至少有一根彎曲鬆弛。因為,彎曲鬆弛的子線比較繃緊繃直的子線對魚吞鉤的阻力要小一些,魚吐鉤就要慢一些。
吐鉤慢一些,漂相連續時間長一些,不僅便於看漂,而且提竿容易中魚。理想的調漂應該是在不妨礙眼睛看的前提下盡可能讓魚容易吞。使用很少的浮子和極輕的墜子,可以使釣組的吞鉤阻力盡可能減小。
釣組的吞鉤阻力減小產生的結果是,魚吞鉤比較大膽、放心,吞鉤之後,不覺得有什麼異樣,不覺得有什麼危險,不會迅速吐鉤。於是,漂相就有了特殊性:浮子一個一個地上升或者一個一個地沉沒,連續時間比較長。這樣看漂不較為容易,不必著急;提竿容易中魚,甚至提竿慢半拍也不要緊,因為鉤還在魚的口腔裏。
認識和調控釣組的靈敏度、認識和調控魚的吞鉤阻力,是垂釣中應靈活運用的兩個方面。釣生口魚的時候,需要著重注意提高釣組的靈敏性;釣輕口魚的時候,需要著重注意減少魚的吞鉤阻力。
鎢漁墜子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 產品詳情: http://www.fishing-sinkers.com |
電話:0592-5129696 傳真:5129797 | 電子郵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 鎢鉬圖片: 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
鎢業協會:http://www.ctia.com.cn | 鉬業新聞: http://news.molybdenum.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