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竿起魚四大禁忌

剛剛學習釣魚的新手,上魚時總是非常興奮和緊張,生怕魚兒跑掉,總想很快將魚弄上來,有時急了就用手去抓線;有時提著釣竿就往岸邊退。這是釣魚中最為忌諱的。這裏就為大家說說手竿起魚四大禁忌:
 
手竿垂釣圖片
 
禁忌之一:急於想將魚弄上來
問題就出在這“急”字上。魚在水中有很大的衝撞力,如果釣上大魚之後,不經遛乏是難弄上來的。所以當大魚上鉤之後,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如何將魚遛乏,使它失去抵抗的能力,由乏而僵,這時它會隨你擺佈,易於抄魚上岸。
 
思想方法轉變了,釣手自會鎮定。當然,這首先要相信魚兒上鉤之後,是不易脫鉤的,尤其使用帶倒刺的鉤,更不易從魚嘴中退出來,只要釣線不松塌,魚兒就脫不了鉤。此外,還要學會遛魚,這遛魚很有些講究,不能和魚對著拉,要避其衝撞,領著魚轉圈。
 
禁忌之二:上魚之後人不能往後退
前面提到的遛魚,就是需要在盡可能大的水面與魚周旋,以手竿為例,如一支5.4米長的竿,配齊竿線,竿、線共長10米左右,在這個範圍內進行遛魚,即便魚兒逃竄衝撞,仍有迴旋餘地。
 
如果魚上鉤之後,人向岸邊後退,那麼這個遛魚的水面就縮小了,不利於遛魚,很容易造成對拉局面,其後果自不待言。再說人往後退,魚撞岸的機會就多了,許多釣友都有這樣的體會:魚撞岸最易造成跑魚。
 
所以每當魚上鉤之後,釣手不僅不能後退,還應儘量往水邊站,以擴大遛魚的水面,同時釣手更便於觀察魚的動向,及時採取相應的對策。
 
禁忌之三:魚上鉤之後手不可往竿尖方向上移
有的新釣手當魚上鉤之後,握竿的手便向竿的中間移動,這種操作方法,有明顯的不足。
 
魚竿的構造是上細下粗,當魚兒咬鉤抬竿之後,釣竿隨即彎曲,越往下越粗,竿的拉力愈大,釣手正好利用魚竿這種由弱到強的通體拉力降服大魚。
 
如果上魚時手往竿的中間移動,等於棄柄部強有力的粗節不用,僅靠細小的前半部來承擔魚的衝撞力,這時竿尖往往不堪負重而導致斷裂。
 
禁忌之四:上魚時手不可拽線
有的釣手在上大魚時用手去提線,似乎覺得竿太軟,使不上勁,就用手去抓釣線,想靠這種使得上勁兒的辦法將魚提上來。
 
恰巧就錯在這“硬拉”之上:在一條釣線上,一頭是上鉤的魚,如果另一頭採用手拉釣線這種硬碰硬的辦法,魚兒必跑無疑。尤其是尚未疲勞的魚,更不可用手去抓釣線。
 
用釣竿去和魚鬥,就不會出現上述情況,釣竿有彈性,魚衝撞時釣竿會彎曲,硬拉碰上軟應,魚兒有力使不上,無法將鉤線抻斷。
 
釣魚操竿,以上四個動作千萬要不得!是釣魚的大忌,希望對釣友們的垂釣有幫助。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