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在鎢電極燃弧過程中的擴散遷移

稀土可以有效降低電極表面的逸出功,降低電極的工作溫度,不僅可以促進電子發射,也可以提高焊接性能。因此,稀土在鎢電極工作時的最大作用就是降低表面逸出功,促進電子發射。但是目前對這種電極發射機理却又很多不同的解釋。對于釷鎢電極來說,在燃弧過程中氧化釷被還原成單質釷,所以在電極的表面覆蓋著一層釷原子,釷原子的逸出功較低,因而電極表面的逸出功也較低,促進了電子的發射。但是經過熱力學計算發現,稀土電極跟釷鎢電極的發射機理不同,在燃弧的過程中稀土是不會被還原的,因而原子層發射機理無法解釋稀土鎢電極的稀土的遷移行爲。

通過高溫模擬,對稀土的擴散遷移進行研究。從測試圖可以看出稀土Ce在850℃的時候,其在鎢基體中的含量已經遠超過其理論含量。這說明在升溫前,Ce已經向電極表面擴散,隨著溫度的升高,其含量得到緩慢的增加,在1100℃達到了最大值。但隨著溫度繼續升高,其蒸發速率大于其表面的擴散速率,因此含量開始下降。

稀土La在850℃就開始向表面擴散。在1050℃時,La向表面擴散的速率與蒸發速率達到了平衡,其中La含量達到了最高值25%。當溫度上升至1200℃時,La的蒸發速率高于表面擴散速率,含量開始降低。

在稀土鎢電極中,其含量的變化主要是由La、Ce和O的變化引起的。對于O而言,在850℃-1200℃,電極表面O是緩慢上升,在1000℃時達到最高值。

結合燃弧過程中電極形貌的變化可知,電極尖端的溫度很高,所以在高溫的作用下可以促進稀土向表面擴散。其中Ce最先開始遷移,且速率最快。因此在燃弧時,Ce最早開始擴散,在表面形成活性層,促進電子發射,使起弧成功。而La擴散的比較晚,其的是穩弧的作用。而O的作用主要在引弧初期,一部分O用于表面活性層的形成,另一部分則可以與鎢反應,生成氣態氧化物揮發或者沉積到電弧的尖端,形成凸起,有利于高頻引弧和穩弧。

鎢電極稀土含量變化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