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摻雜非充滿型鎢青銅發光鐵電材料及其製備方法

由於在微波通信,感測器,換能器,鐵電資訊記憶體等技術領域的重要應用,非充滿型鎢青銅材料近年來引起了很多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興趣。目前的科學研究主要關注非充滿型鎢青銅材料的電學性能,很少考慮其他功能屬性。然而,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對器件多功能化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發展同時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功能的新材料,以研製能同時實現多種功能的新型器件。
 
因此,在材料開發與設計中有必要在保持或提高原有功能屬性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和拓展材料的新性能,從而使材料具有更加廣泛的應用。鑒於稀土離子一般為非充滿型鎢青銅材料的內稟離子,通過選擇合適的稀土啟動離子,可以開發非充滿型鎢青銅材料的發光功能屬性,因此這種材料是一種潛在的稀土發光材料,然而非充滿型鎢青銅材料潛在的發光性能還未被關注。如果能製備出既具有發光性能,同時還能提高原有介電、鐵電特性的材料,這類材料在未來電子工業中將具有更加廣泛的應用。
 
製備——步驟1. 以分析純級的BaCO3、T12, Nb2O5,高純級的La2O3、Eu2O3為原料,按照化學式Ba1La1 xEuxTiNb9O3,其中,0 ≤x ≤ 1,按照摩爾比進行配比; 步驟2. 以分析純無水乙醇為介質,將配好的原料置於瑪瑙罐中,在行星式球磨機上進行球磨,球磨時間為24小時; 步驟3. 將球磨後的漿料置於燒杯中,在烘箱中烘乾,烘乾時間12小時,烘乾溫度95度,獲得烘乾粉體; 步驟4. 將烘乾粉體用瑪瑙研缽研磨,然後置於剛玉坩堝中,放入箱式爐中,連續升溫至1250〜1300度預燒8〜12小時,降溫至500度後程式終止,隨爐冷卻至室溫,出爐; 步驟5. 與步驟2相同的方式球磨,與步驟3相同的方式烘乾,然後用瑪瑙研缽研磨,製成預燒粉體; 步驟6. 將預燒粉體過篩網,在粉體中加入濃度為1〜2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充分研磨,混合均勻,自然乾燥,造粒,過篩網,製備球狀粉體; 步驟7:將球狀粉體放入加蓋剛玉坩堝,置於箱式爐中,連續升溫,進行排塑,然後在1300〜1350度煆燒8〜12小時,降溫至500度後程式終止,隨爐冷卻至室溫,出爐,得到稀土摻雜的非充滿型鎢青銅發光鐵電材料。

Na0.67WO3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