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三氧化鎢納米棒生長原理

納米棒納米棒是一種尺度從幾納米到上百納米的棒狀納米顆粒。納米棒的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波長可以隨長寬比變化,從可見(550 nm)到近紅外(1550 nm)連續可調,極高的表面電場強度增強效應(高至10e7倍),極大的光學吸收、散射截面,以及從50%到100%連續可調的光熱轉換效率。由於它獨特的光學、光電、光熱、光化學、以及分子生物學性質,納米棒在材料科學界正受到強烈的關注,並引發眾多材料學家、生物化學家、醫學家、物理學家、微電子工程師等科研工作者對之進行廣泛和深入的研究。

在合成的過程中,選用鈉鹽作導向劑能合成納米棒狀三氧化鎢,而硫酸鹽作導向劑時產物都不呈棒狀形貌,可以推測出鈉離子在棒形成過程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當硫酸鈉和鎢酸鈉的摩爾比為4:1時,不同水熱時間產物的XRD圖可以看出,當水熱時間超過24h,產物才是純六方相三氧化鎢,水熱時間為6h時,三氧化鎢六方相(200晶面)就已經出現,而(001)晶面直到12h才出現,這表明在三氧化鎢六方相晶體生長的初期(200)是優勢晶面,(200)就有更多的機會吸附溶液中的鈉離子,減小了三氧化鎢晶體向(200)晶面生長的幾率,使得三氧化鎢向它的另一優勢晶面(001)生長,隨水熱時間的延長,(001)晶面顯著生長,經48h,水熱反應三氧化鎢納米棒形成。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