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鎢礦主要分佈在哪些地方?
- 詳細內容
- 分類:鎢的知識
- 發佈於:2025-09-05, 週五 16:51
- 作者 Yining
- 點擊數:3
黑鎢礦在全球的分佈極不均衡,呈現出高度聚集的特點,嚴格受制於特定的構造背景與成礦機制,主要分佈於兩個全球級成礦帶和數個核心地質構造單元內。
1.全球分佈格局:兩大成礦帶主導
全球黑鎢礦資源絕大部分分佈在環太平洋成礦帶和特提斯-喜馬拉雅成礦帶。
環太平洋成礦帶:
該帶是全球最重要的鎢礦富集區。其西帶包括中國(資源與生產核心區)、俄羅斯遠東地區、越南和緬甸;東帶包括加拿大(如西北地方Tungsten礦)、美國(如科羅拉多州)和玻利維亞。該帶的形成與太平洋板塊向歐亞板塊、美洲板塊的俯衝作用密切相關,中酸性岩漿活動為黑鎢礦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熱液和物源。
特提斯-喜馬拉雅成礦帶:
此帶由板塊碰撞造山作用形成,西起奧地利、葡萄牙(曾是歐洲重要產區),經土耳其,延伸至中國西南部(青藏高原東緣)、緬甸北部直至馬來西亞。該帶以產出大型鎢錫礦床為特徵。
2.中國的主要分佈:南嶺地區為核心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黑鎢礦資源國、生產國和消費國,其儲量高度集中,礦床數量多、規模大。
核心分佈區——南嶺成礦帶:
中國絕大部分黑鎢礦資源集中分佈於華南地區的南嶺成礦帶。該區域在地質歷史上經歷了強烈的構造-岩漿活動,形成了大規模、高演化的富鎢花崗岩,為成礦提供了絕佳條件。其核心包括:
贛南(江西南部):如西華山、大吉山等大型石英脈型黑鎢礦床。
湘東南(湖南東南部):以瑤崗仙超大型鎢礦床為代表,兼具石英脈型和矽卡岩型礦床。
粵北(廣東北部):以石人嶂、梅子窩等礦床為代表。
其他重要分佈區:
東秦嶺-大別地區:如河南欒川超大型鉬鎢礦田,以白鎢礦為主。
西北地方:如甘肅塔兒溝等鎢礦床。
西南地區:如雲南中南部和四川西部的一些礦床。
3.成礦地質環境和控制因素
黑鎢礦的分佈並非偶然,而是受深層次地質因素嚴格控制:
大地構造背景:主要分佈於大陸邊緣、造山帶及陸內構造-岩漿活化帶(如華南板塊南嶺地區),深大斷裂帶控制岩體和熱液活動。
岩漿岩條件:成礦主要與高分異、富堿和揮發分的S型花崗岩相關,岩漿分異導致鎢預富集。
圍岩性質與構造條件:矽鋁質圍岩(如泥質岩、砂岩)易與含礦熱液發生水岩反應(如雲英岩化),導致物理化學條件(如pH值、氧逸度)突變,促進鎢的沉澱。同時,裂隙系統(包括斷裂、岩體接觸帶等)為含礦流體運移提供了通道,並為礦質沉澱提供了必要的容礦空間。
鎢產品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 中鎢智造:cn.ctia.group |
產品詳情:cn.chinatungsten.com | 鎢業新聞:www.ctia.com.cn |
電話:0592-5129595/5129696 | 鎢鉬百科:baike.ctia.com.cn |
郵箱:sales@chinatungsten.com | 鉬業新聞:news.molybdenum.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