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鎵電晶體

氮化鎵既是一種由氮和鎵組成的無機化合物,也是一種直接能隙(direct bandgap)的半導體,自1990年起常用在發光二極體中。相對於矽電晶體來說,氮化鎵電晶體擁有更快的資料傳輸速度,這主要是因為氮化鎵具有較寬的直接帶隙、較強的原子鍵、較高的熱導率、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幾乎不被任何酸腐蝕)以及優異的抗輻照性能等特點。

氮化鎵電晶體圖片

矽電晶體主要由矽製成,用在高電壓電路中,其作用是增強電子的射頻信號。但是,矽存在一定的缺陷,即當溫度超過200攝氏度後,矽基設備就開始出故障。從反面來說,這也就加速了氮化鎵電晶體的催生。

氮化鎵電晶體具有優異的耐熱性能,能應對10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因此由其製成的電子設備幾乎不需要冷卻。另外,氮化鎵電晶體能應對的電場強度是矽的50多倍,因而科學家們可用它來製造資訊傳送速率更快的電子線路。不過,氮化鎵技術過於昂貴,不能直接取代矽技術。

氮化鎵電晶體圖片

據悉,在最新研究中,博羅內斯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家成功地將氮化鎵種植在(100)-矽晶圓(晶體取向為100)上,製造出了新的氮化鎵電晶體,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也能彌補矽電晶體耐高溫性能差的問題。目前,科學家們已研製出了兼具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晶片的計算能力和氮化鎵電晶體大功率容量的混合電子元件,以獲得更小更快、能耗更低的電子設備。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