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現巨量稀土 或為稀土產業轉型提供契機

據報導,"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說過的一句話。長期以來,發達經濟體高度依賴中國稀土資源,比如日本,百分之九十的稀土一度都是從中國進口。

但最新發佈的消息顯示:日本確認在南鳥島周邊海域蘊藏有大量高濃度的稀土礦藏資源,用日本方面的話來說,"這些資源可供日本使用230年,而且稀土品位超越中國稀土20倍左右"。

日本長期從中國進口稀土資源,而中國憑藉三分之一的全球稀土儲量,供應世界90%的市場。眼下,這種格局有可能會發生變化。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在其最東端的南鳥島專屬經濟區發現了含有稀土的海泥,檢測後確定,日本礦床的稀土儲藏量是中國陸上礦床的10倍以上,能讓日本消費數百年。不論日本方面放出的消息是真是假,在業內專家看來,對於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的影響力所造成的衝擊都將十分有限。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教授認為,日本發現了資源反而從另一方面契合了中國在稀土出口實施配額管理的需要。

林伯強:當一種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不能形成有效供給,配額是必須的做法,其他國家也這麼做。

有"工業維生素"之稱的稀土,是17種特殊金屬元素的統稱。大到航空導彈、小到電腦晶片,都有廣泛運用。在不少專家眼中,日本在海底發現稀土資源量消息去年就有,但考慮到海上開採成本過高,短期內對全球稀土供應沒有影響。江西理工大學教授陳金清認為,中國稀土行業當務之急是向產業鏈高端進軍。

陳金清:主要還是發展的品質不高、以前端為主,後端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產品少,核心競爭力不強。現在稀土行業主要的核心、知識產權都掌握在歐美國家手裏,比如磁性材料、發光材料。

其實並不只有中國才有稀土,但卻只有中國開採得最徹底。美國多年前就已封存豐富的稀土資源,日本囤積的稀土夠用40年以上。但是面對如此重要的戰略資源,無序開採,破壞生態,低價出口,卻是很長時間中國稀土利用的真實寫照。


江西贛州被譽為"稀土王國",是中國目前最大的中重稀土資源主產地和冶煉加工集聚區,但是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粗放開採的這些"寶貝"稀土,卻讓當地付出了高昂的環境代價。在贛州,不少稀土廢舊礦區被稱為"江南沙漠"。贛州市尋烏縣副縣長廖麗萍講述了過去無序開採的慘痛教訓。

廖麗萍:尋烏縣的稀土開採在贛南八個縣裏是最早之一,從七十年代中期末期就開始開採,到目前將近40年,整個開採的工藝比較落後,採取的是堆浸、池浸的方式,也就是俗稱的"搬山運動"。把山體剝離,剝離以後放到池中浸,過程中要用到硫銨和碳銨。目前尋烏縣將近16%的國土面積有廢棄礦開採的殘留景象。

贛州市委書記史文清多次提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行不通。幾百億元的高昂學費,讓人心痛。

史文清:這麼多年,我們累計開採稀土25萬噸,占全國的70%,這種貢獻不能用資金衡量,留下了大片廢棄礦山。現在大致估算,治理需要380億,所有這些年開採的稀土還不能治理現在廢棄的礦。

憑藉儲量大、價格低,中國稀土在國際上擁有廣闊市場。但資源大國卻不擁有定價權,中國稀土甚至一度賣出"白菜價",這要歸功於不少企業為了贏得訂單競相壓價。某企業負責人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

企業負責人:採購商認為目前價格偏高,表示暫時不採購,但企業願意虧本賣,沒有辦法。

稀土無序開採,產生的環境污染,市場惡性競爭,帶來的行業亂象,有目共睹。如今日本的稀土發現也給我們產業轉型提供了契機。包頭和贛州是中國南北稀土的主產區,兩地稀土產業產值比重占全行業三分之二。林伯強認為,加速稀土行業整合,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稀土大集團,是未來發展方向。

林伯強:採取相對市場化的手段,包括把環境門檻提高,把資源稅加足,從而使市場有自然淘汰的過程,最終做成幾家大型稀土企業,有效率、有規模、有競爭性的稀土企業,從而影響國際定價,這是我們應該發展的方向。


稀土供應商:中鎢線上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WML版:http://m.chinatungsten.com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