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稀土高新區經濟逆勢上揚

2016年,稀土高新區不斷推進新常態下的產業創新,多措並舉穩定企業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經濟運行呈現出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一季度多個經濟指標位列全市第一。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4億元,增長20%,總量位列全市第一;國稅收入完成9.32億元,同比增長42.3%,總量位列全市第一;工業用電量達到1.79億千瓦時,增長1.03%,高於全市平均水準3.8個百分點,位列全市第一;一季度億元以上重點專案已開復工項目86個,開復工率84.3%,列全市第一。
 
同時,其它經濟指標也亮色頻頻、增勢走强。一季度高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6億元,增長8.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2.3億元,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30億元,增長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00元,增長8%。
 
從項目建設看,高新區項目建設仍然動力十足。全年組織實施億元以上重點專案102個,總投資838.9億元,當年計畫完成投資308.1億元。現時,投資10億元的東寶生物生態科技園項目完成總工程量的80%,8月份試生產;投資10億元的寧波韻升6000噸釹鐵硼項目正在進行主體廠房建設。手續辦理方面,四項手續全部辦結62個,占全部項目的60.8%;鴻達興業稀土助劑、常鋁鋁水深加工等10個自治區監控重點專案手續全部辦結;包頭國際空港保稅區、稀土新材料產業基地等5個自治區成立70周年獻禮項目正加速推進。
 
創新仍然是引領高新區發展的第一動力。今年以來,高新區不斷集聚創新要素,順時應勢、主動作為,加大“制度+平臺+成果轉化”三合一改革攻堅力度,建立政產學研四方“聯姻互動”機制,形成了創新創業改革的全鏈條。
 
在制度創新方面,出臺《促進科技創新20條政策措施》等政策,形成了覆蓋創新驅動發展的政策服務體系。在平臺建設方面,建成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互聯網+”創新創業服務基地、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孵化基地“四大基地”和一條創業街、一批眾創空間。現時,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一期基礎設施配套全部完成,已入駐企業20家、投產5家,預計6月底全部投產;新增大學生創業企業17家,累計達到175家,科技型企業占到50%以上。
 
在成果轉化方面,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上海交大包頭資料研究院對接合作項目40個,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產業化、釹鐵硼綠色回收再利用等3個項目簽訂入區協定;包頭稀土產業情報研究中心、中國科技交易所包頭分中心正式成立;中國專利技術開發公司包頭知識產權轉化公司累計培育知識產權試點企業38家,北方股份獲評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漢諾威“多能互補清潔能源綜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陞級為自治區級工程研究中心,現時,高新區擁有自治區級研發中心達到21家。一季度高新區22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實現增加值7.97億元,增長10.2%,占該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8.8%。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