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賤賣或損失上百億美元

已經進行約2年的中國稀土國際訴訟,在2014年春天有了裁定結果:世界貿易組織(WTO)公布專家組報告認為,中國對稀土、鎢、鉬相關產品采取的出口關稅、配額管理措施違反了WTO的相關規定。也就是說,中國不能再繼續采用配額的方式管理稀土出口了。

其實,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都有很豐富的儲量。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這些國家也在供應稀土出口。但隨著中國稀土出口量的加大,它們開始藏而不采或采而不賣。此前同樣是稀土重要產地的美國,1997年就關閉了本土最大的稀土礦芒廷帕斯礦,改從中國進口更加廉價的稀土。

根據有關統計,1979到1986年稀土出口均價為每公斤7到9美元;1987到1991年為每公斤9.5到13.5美元;1992到2001年,價格回落到每公斤9到11美元;2002到2005年,價格甚至跌至每公斤5.5美元。

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光憲曾表示,1995年到2005年10年間,因為低價出口稀土,造成中國外匯損失高達數百億美元。

自2003年開始,中國開始對稀土實行配額制,到2005年進一步取消稀土出口退稅,壓縮出口配額企業名單。2007年起,中國對稀土生產實行指令性規劃,減少稀土出口。

另一方面,在中國進行加入WTO談判時,一個焦點就是解除對進口產品的壁壘,以實現外國產品在中國市場上的公平競爭。之後,作為鼓勵或抑制國內產能的手段,中國曾采取提高或者降低出口稅的辦法,並對一些特殊產品采取出口配額制。

這就意味著一些產品在國內市場的價格低於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類似的案例是,2009年6月,美國、歐盟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控訴申請,稱中國對鋁土、黃磷和鋅等共9種原材料采取出口配額限制,違背了加入WTO時的承諾。這些措施導致其他國家在化學制品的生產和出口中處於劣勢,而中國相關企業則在競爭中獲得不公平的優勢。

所謂稀土國際訴訟,是指美國、歐盟、日本訴中國稀土、鎢、鉬相關產品出口管理措施,不符合有關WTO規則和中方加入WTO時的承諾。

中方認為,中國的相關措施符合WTO的可持續發展宗旨,而且稀土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屬於可用竭的自然資源,可以援引1994年《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第20條,以保護可用竭的自然資源的原因限制出口。

在中國加入WTO時,有84個稅號可以增加關稅。然而在稀土、鎢、鉬三大資源中,只有鎢的一個稅號屬於可增加關稅範圍,稀土以及鉬都不在此範圍。


稀土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鉬新聞、鉬價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鎢在線”,了解每日最新鎢鉬價格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