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拿友善來換稀土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14-03-11, 週二 11:27
- 作者 HJF
- 點擊數:245
近一年來,西方政界和商界把中國加強稀土出口監管炒得沸沸揚揚。指責中國非法實行稀土出口限制,結成同盟狀告中國違背WTO規則,揚言要制裁。可事實上世界上90%以上的稀土需求仍由中國供應。這可就奇了,中國喂飽了他們的高精尖產業,包括他們用來威脅中國的精准導彈,而他們卻反過頭來咬中國一口。中國人曆來與人為善,絕不要做這種知恩不報的小人。想要稀土就拿友善來交換嘛。用WTO詞匯叫reciprocity(互惠或對等)。詩經雲“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中國這種傳統美德要比reciprocity高尚。但在今天這個多元化的世界,reciprocity 還是可以作為國際交往的准則的。可悲的是,人家連這個對等的概念都不想要了。幹脆你有好東西,就得給我,不然我就要揍你。這不是強盜邏輯嗎?
到目前為止,所有國家對本國的天然資源仍享有絕對的主權,對其開發利用,銷售,貿易進行監管享有完全的自主權。WTO沒有任何規則禁止對資源進出口實行監管。
稀土是一種可枯竭的資源,中國過去敞開供應,滿足全世界的需求,現在已行將枯竭,僅能開采十餘年,現在不限制開采和出口,不出幾年儲存告罄。對稀土資源的生產和貿易實行必要的監管完全是為了可持續發展,給子孫後代留下一點發展的機會。稀土開發還是高汙染的產業,實行監管,保護環境完全符合國際社會的環保共識和國際通行規則。
中國不是唯一擁有稀土資源的國家,澳大利亞、美國、蒙古以及其他一些國家都有大量儲存。他們不開采或有戰略考慮,或暫無能力開采。所謂戰略考慮就是待價而沽。更深一層的戰略可能就是讓中國盡快耗盡稀土資源,給中國的高精尖技術產業包括航天技術,國防技術釜底抽薪。這讓人感覺到對中國稀土出口監管的批評和炒作有一點包藏禍心。商務部發言人已經聲明,對稀土生產和出口加強監管不是禁止出口。美國對此不予置評,但日本還在上躥下跳,實不明智。施壓於事無補。物以稀為貴,價格是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這是市場經濟的鐵律。奉勸人們趕緊開發新的供應渠道,中國已經不可能供應世界需求的90%以上。新中國成立半個多世紀一直受西方國家高技術產品禁運,必須大力發展自己的高技術產品如環保和節能技術,對稀土的需求猛增,出口的潛力當然會下降。首先滿足國內需求,這是WTO規則所允許的。中國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中國面對日益升高的國際壓力將如何來應對。無非是兩種辦法,一是利用WTO規則,爭公平待遇,反對雙重標准。二是堅守自己立場,頂住壓力,寧可犧牲一些出口利益也絕不退讓。讓人們明白,事關國家核心利益,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讓那些施壓的人無功而返,他們才會罷手。
稀土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鉬新聞、鉬價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