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稱被中國掐住稀土軟肋,部分產業界出現混亂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14-02-13, 週四 10:13
- 作者 HJF
- 點擊數:434
在利益的驅動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都掀起了開發稀土的熱潮。日本企業也加快推進采購渠道的多元化。雙日公司於2013年秋天開始從澳大利亞進口稀土。豐田通商公司也計劃2014年在印度生產稀土。但質量都不盡人意,目前的數據檢測表明中國的稀土質量最優。
報道稱,通過自身努力克服危機的日本似乎表現得越來越強大。
不過,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特任教授岡部徹指出:“日本企業采購稀土時被中國掐住軟肋的狀況依舊沒有改變。尤其是包括三菱重工等軍工企業的高管對此很抱怨,認為生產受到影響更別提擴大規模。”
報道認為,誤區在於“稀土”這一總稱上。雖然總體上都叫“稀土”,但細分起來,可以分為輕稀土和重稀土,前者在世界上可以廣泛開采到,後者存量很少,是名副其實的“稀土”,兩者加起來總共17種。
撞船事件後,日本從全世界找到代替中國的采購渠道主要是輕稀土類。同樣被稱為稀土的重稀土類仍舊幾乎全部依賴中國。
報道指出,重稀土類的代表是“鏑”。搭載在混合動力車和電動汽車上的高性能磁鐵,要想耐高溫,就離不開“鏑”。通過提升技術,雖然可以減少每輛車的使用量,但隨著電動車的普及,總量將很難減少。
如果中國因某種理由中斷出口的話,日本根本無法確保穩定的供應。
報道稱,輕稀土類也有一定風險。玻璃研磨需使用“鈰”,因中國在撞船事件後禁止出口“鈰”,日本曾普及了替代的研磨方法,使用量也大幅減少。
但是,從輕稀土類礦山開采出來的混合物中,約有一半是“鈰”。如果開采商根據出產最多的“鈰”的銷量而減少生產計劃,那麼從同一座礦山出產的高性能磁鐵原料“釹”、光學鏡片原料“鑭”的流通量也會減少。
政府相關人士說:“俗話說,好了傷疤忘了痛。依賴中國的危機感已經淡薄。希望借著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契機,再一次敲響警鐘。”
報道指出,日本高科技企業包括軍工產業界強烈希望,稀土的供需要達到平衡,中日關系就必須早日穩定下來。
稀土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鉬新聞、鉬價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