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檔案:戰後曾偷運核燃料能造60枚核彈

長期以來,日本竭力把自己說成是一個“無核國家”。但事實上,由《日美安保條約》所確立的日美同盟關係,美國向日本提供核保護,日本接受和依賴美國的“核保護傘”。僅就此而言,日本就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無核國家”。同時,日本本身的核技術及曖昧的核傾向,又使日本自己具有很大的核潜力,被國際社會認為是一個“准核國家”。“日本如果願意的話,可以迅速製造出彈頭並把它們裝上洲際運載工具”。
 
“不擁有、不製造、不運進覈武器”的無核三原則,是日本防衛政策的基本原則,目的是限制日本發展核裝備。
 
在戰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在冷戰陰雲的籠罩下,日本把自己置於美國的核保護傘下。由於前蘇聯的戰略導彈射程覆蓋了整個日本並能打擊美國的主要城市,美國感到預報系統用時過長,有必要改進其早期預報雷達。美國與前蘇聯的核對抗就涉及到日本。利用日本的領土,部署可以彌補彈道導彈早期警報系統不足的超遠程雷達,可使美國的核戰畧體系更加完善。使用這種早期警報系統,美國應付核戰爭的預警時間“擴大到兩倍”。對美國將核戰畧系統的超遠雷達設在日本一事,日本政府當局在國會答辯時這樣認為:“(1)超遠雷達既不是覈武器,也不是覈武器必不可少的東西。囙此,不能看成是覈武器系統的一部分。(2)由於我國沒有核遏制力量,不得不依靠美國的核遏制力量,因而,這種探知設施是有助於我國的安全的。”日本的姿態實際上已經改變了過去關於“無核三原則”的立場,表明了對美國的核戰畧體系部署在日本持歡迎態度,願意借助美國的核保護傘。這時候,《日美安保條約》已經是“核安全保障條約”,因為駐日美軍構成其核戰畧體系的重要一環。1974年7月5日,沖繩縣選出的嫩長龜次郎公佈了“美軍在沖繩縣伊江島的射擊轟炸靶場進行了投擲核類比炸彈”訓練的消息,但得到了日本政府的默許。到了後來,日本還同意讓載著覈武器的美國第7艦隊進入日本港口。原因就是儘管自己不製造核武器,但日本卻允許覈武器在自己領土上存在。
 
1974年9月10日,曾任第7艦隊艦長的美國國防調查局長拉羅卡,在美國國會原子能聯合委員會軍事利用分科委員會召開的有關覈武器問題的意見聽取會上作證說:覈武器不僅裝備在航空母艦上,而且大都裝備在護衛艦、驅逐艦和其他各種艦艇上。這些艦艇在日本或其他國家停泊時,沒有卸載覈武器。這就可以看出,日本所謂的“無核三原則”只不過是為了使“核”的非法性免遭和平憲法的嚴厲責難而採取的一種政法策略。核保護傘下的日本自然再也用不著怕核襲擊,這樣,隨時借助美國的核力量達到保護自己安全的目的。而且,日本接受美國的核保護首先意味著日本和世界最强大的核力量緊緊連在一起。在太平洋地區,遊弋著美國的8艘攜帶戰畧覈武器的“三叉戟”核潜艇、37艘攜帶戰術核武器的核攻擊潜艇、太平洋艦隊107艘主要水面作戰艦只,以及370架空軍作戰飛機。這些軍艦和飛機攜帶或可隨時攜帶戰術核武器。在日本本土及周邊海域,美國具有核攻擊能力的航空母艦等艦隻以日本基地為母港,攜帶戰畧和戰術核武器的核潜艇能够停靠、進出日本港口,並常年遊弋在日本附近海域;在日本三澤等基地有100餘架可攜帶戰術核武器的F-15和F-16美國戰機,這些飛機的飛行半徑可達朝鮮和中國、俄羅斯東部沿海地區,進行空中加油可達中國及俄羅斯遠東絕大部分地區。與此同時,享受美國多層次、全方位的核保護的日本則為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力量,包括核力量提供資金、物資、基地、通信、情報等設施和服務。
 
美國的核戰畧原則從來不承諾不首先使用覈武器,也不承諾不對無核國家和地區使用覈武器。根據美國的核戰畧,美國向日本提供的核保護不僅僅是“核防禦能力”,而且包括“核攻擊能力”。在日本的支持、配合下得以維繫的美國在太平洋、包括日本本土和海域“前沿部署”的核力量,不但可以保衛日本,而且以此為基礎,可以進而向亞洲地區進行核威懾、核攻擊。
 
雖然戰後日本歷屆政府都宣稱堅持“無核三原則”,然而,事實卻是日本在逐步走向核武裝,日本早已成為全世界公認的“核門檻”外的潜在核大國。俄羅斯國防安全專家弗拉基米爾·比洛烏斯認為,日本在一年之內,就可以制造性能優良的覈武器。日本軍事評論家承認,日本在原料、科技和資金方面已經具備了開發覈武器的條件。1994年,日本原子能委員會重新修訂了1987年製定的《核能研究、開發與應用長期規劃》,對核技術的研究開發提出了更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同年6月17日,當時的日本首相羽田孜在國會回答記者時說:“日本確實有能力擁有核武器。”
 
1999年7月19日,兩艘裝滿核燃料的船隻偷偷摸摸地從英國某港口向日本駛去。可是沒有不透風的牆,不久就有消息傳出說:這兩艘船的核燃料足够造60枚核彈。世界輿論一片譁然,反應最强烈的莫過於在二戰中飽受日本軍國主義摧殘的亞洲鄰居。
 
日本是世界上惟一一個挨過核子弹轟炸的國家,廣島、長崎至今還留著昔日的“小男孩”和“胖子”兩枚原子武器襲擊的痕迹,日本也囙此把自己列為二戰的“受害者”之一。
 
然而這一悲慘的經歷並沒有在日本保守政治勢力的深層意識裏產生出徹底反省的因數。1955年3月,鳩山首相當時在回答外國記者關於日本被要求貯藏核子弹時怎麼辦的提問,竟毫不諱言地回答說,“如果肯定現在依靠武力維持和平是正當的話,那就不得不同意那樣的要求了。”
 
日本積極開發核技術,於1954年開始研究原子能,核能工業中的核發電於1966年進入應用階段。1972年建成第一艘核動力商船。截至1996年12月,日本從事原子能研究的組織達600多個,擁有51套原子能發電設備,正在建造和計畫建造的核電設備還有近6套,其核電設備容量居世界第四位。從技術上看,日本已具有製造核武器的能力。據日本資料稱,只要需要,日本可以在3至6個月內製造出覈武器。日本鈾礦資源貧乏,1995年儲量僅為7000噸。日本所需的核物質主要依賴進口,也有部分來自核能電廠使用過的核燃料與衍生物的再處理。日本儲有鈈15噸。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

金屬鎢製品

金屬鎢製品圖片

高比重鎢合金

高比重鎢合金圖片

硬質合金

硬質合金圖片

鎢粉/碳化鎢粉

鎢粉圖片

鎢銅合金

鎢銅合金圖片

鎢化學品/氧化鎢

氧化鎢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