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結晶法製備高純度仲鎢酸銨

純仲鎢酸銨深度加工鎢產品的品質直接受仲鎢酸銨(APT)品質的影響,生產摻雜鎢絲和鎢合金絲所用的仲鎢酸銨結晶粉末,每種雜質含量不應超過2*10-5,因此,要制得高純度的仲鎢酸銨,以滿足工業生產的需求。現在常用的方法有重結晶法、電解法等。本文主要講述重結晶法製備高純度仲鎢酸銨。
 
國內用氨水溶解APT製備高純度仲鎢酸銨過程:熱離解仲鎢酸銨→溶於氨水→澄清→過濾→鎢酸銨溶液→蒸發結晶→洗滌→乾燥→高純度仲鎢酸銨。 溶解前,把APT晶體進行熱離解,方便仲鎢酸銨更好的溶解於氨水中。熱離解過程:管式回轉爐中將純度不夠高的仲鎢酸銨結晶放在非還原性氣氛中於250℃~350℃下加熱,或者在50℃-150℃真空中加熱,仲鎢酸銨晶體離解,離解時間1h,氨逸出,生成高活性易溶于水的無定型灰棕色含水氧化鎢化合物(WO3.XH2O).這種方法工藝複雜,產品的粒度不易控制,且熱離解溫度要求嚴苛;另外,加熱時間過短,APT熱離解不完全,若加熱時間過程,則含水氧化鎢化合物將進一步轉化成無水三氧化鎢。
 
美國有專利介紹:一定比例的仲鎢酸銨原料在120℃下完全溶於氨水(4.9%)中,恒溫2h。溶液持續沸騰至81%的鎢結晶析出時,取樣品分析,並過濾,把結晶體重新溶解在氨水中,重複操作。再次析出81%鎢晶體時,停止結晶,分析樣品。如此,APT純度明顯提高。該法的優點是可以直接在氨水中溶解和重結晶,工藝簡單。APT的純度可以靠溶解、結晶迴圈過程重結晶比率和迴圈次數控制。正常來說,每增加一個迴圈環節,產品的純度就會相應的得到提高。

 
微信:
微博:

 

稀土行情低迷持續,市場報價小幅下行

今日稀土市場商家報價仍以平穩為主,鏑鐵、釓鐵因需求較弱,市場主流報價小幅下行。
 
近日鐠釹、鏑、釓等金屬主流報價均有所調整,供應商多表示詢盤稀少,成交清淡;而下游釹鐵硼廠家反應毛坯價格平穩,但銷售不暢,生產减停較多,遂對稀土原料備貨一再後延。現時鏑鐵含稅報價135萬-136萬/噸,釓鐵8.4萬-8.6萬/噸,相比前幾日均有小幅的下調。
 
氧化鈥方面,一方需求低迷,壓價採購,多家比價;一方現貨較少,報價堅挺,不接低價;市場交易僵持難談,現時主流含稅報價23.5萬-24萬/噸。

 

微信:
微博:img

仲鎢酸銨迴圈氧化還原法製備亞微米球形鎢粉

鎢粉是硬質合金的主要原料,更是鎢基合金的主要原料。但是,鎢粉屬於脆性材料,其硬度和強度之間存在著矛盾:硬度高則強度低,強度高則硬度低。為了提高材料的性能,將鎢粉細化成為了一種趨勢,用以製備更加優異的產品。亞微米鎢粉經壓制燒結後可提高材料的強度、韌性,降低金屬塑性和脆性轉變溫度,大大改善金屬及合金的性能,克服硬度和強度存在的固有的矛盾。
 
目前,國內外製備亞微米鎢粉的主要方法有:迴圈氧化還原法、高能球磨、乾燥氣氛還原法、紫鎢氫氣還原、鹵化鎢氫還原法、噴霧乾燥-流化床法、鎢酸鹽還原法、熔鹽電解法和等離子體技術等。
 

亚微米球形钨粉

特純仲鎢酸銨迴圈氧化還原法製備亞微米球形鎢粉的原理是,將仲鎢酸銨煆燒得到紫鎢,再對紫鎢進行還原,得到鎢粉,對制得的鎢粉進行迴圈2次氧化和3次還原。工藝生產過程如下:
1、將特純仲鎢酸銨在氬氣中緩慢升溫到800℃,當溫度達到800℃時保溫10min,仲鎢酸銨經高溫煆燒轉化為紫鎢;
2、用步驟1得到的紫鎢在氫氣中進行第1次還原,得到鎢粉;
3、用步驟2制得的鎢粉在空氣中緩慢升溫到500℃,進行第1次氧化,當溫度達到500℃時保溫10min,獲得三氧化鎢;
4、用步驟3得到的三氧化鎢在氫氣中進行第2次還原,制得鎢粉;
5、用步驟4制得的鎢粉重複步驟3的工藝條件,進行第2次氧化,獲得三氧化鎢;
6、用步驟5制得的三氧化鎢重複步驟2的工藝條件,進行第3次還原,製備出亞微米球形鎢粉。
 
迴圈氧化還原法因其獨有的受污染少、粒度分佈範圍窄、工藝路線簡捷易行、工藝參數易於控制、設備簡單和適合工業化大批量生產等優點在眾多方法中脫穎而出,並且,制得的亞微米鎢粉顆粒呈球形,有利於鎢粉在壓坯燒結過程均勻化收縮,實現良好的尺寸控制。

 
微信:
微博:

 

鎢廠家捂貨不出,商家不看好後市

鎢廠家捂貨不出,商家不看好後市;鉬市信心提振,鋼招表現較好。
 
鎢市場行情:儘管鎢市場不景氣,但很多鎢精礦持貨商、APT冶煉廠家仍捂貨不出,現貨市場貨源流通較少,價格暫維穩,部分商家不看好後市。
 
鉬市場行情:歐洲正值聖誕假期,近期海外鉬市平靜中小幅度震盪,與國內市場整體趨向一致,今日國內鋼招表現較好,市場信心提振,鉬鐵價格再度上漲,現時市場零售主流現款價格在5.5-5.7萬元/噸,近期仍將平穩強勢運行。

 

微信:
微博:

鐵系金屬氧化物摻雜對三氧化鎢陶瓷熱電性能影響5/5

 
熱電材料能作為熱電發電與製冷設備,而且無污染、噪音小,如果能將熱電發電發展起來,就能替代部分傳統的化石能源,既能解決能源危機又能減輕環境負擔,所以熱電材料是十分具有前景的一種材料。

热电发电装置

三氧化鎢(WO3)陶瓷雖然本身就具有熱電性能,但是我們希望通過摻雜的手段來改善WO3陶瓷的熱電性能,提高它的熱電轉換效率。選用具有較高電導率的鐵系氧化物氧化鐵(Fe2O3)、氧化鈷(Co2O3)、氧化鎳(NiO)作為摻雜物質,製備出了Fe2O、Co2O3和NiO摻雜的WO3陶瓷,並對三者的微觀結構與熱電性能進行對比,得出了一下結論:(1)三種鐵系金屬氧化物分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WO3陶瓷的電導率,因此三種摻雜WO3陶瓷功率因數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2)WO3陶瓷被三種鐵系金屬氧化物摻雜後,從微觀結構上都生成了第二相,分別為FeWO4、CoWO4、NiWO4,生成這些第二相的主要原因為摻雜物的摻雜濃度大於本身在WO3中的溶解度後稀釋出來的摻雜物與WO3發生了化學反應;(3)相比摻雜Fe2O和摻雜Co2O3的WO3陶瓷,摻雜NiO的WO3陶瓷的熱電性能最佳,尤其當NiO摻雜濃度為1.0mol%時,電導率提高最為明顯。(4)最後將摻雜NiO,摻雜濃度為1.0mol%的WO3陶瓷進行熱導率測試,並且根據之前實驗資料計算出ZT值,得出在高溫下具有良好的熱電性能這一結果,在一定條件下能適用於製備熱電發電器件。
微信:
微博:

 

鐵系金屬氧化物摻雜對三氧化鎢陶瓷熱電性能影響4/5

摻雜鐵系金屬氧化物三氧化鎢(WO3)陶瓷的熱電功率因數。摻雜氧化鐵(Fe2O3)與摻雜氧化鈷(Co2O3)的陶瓷功率因數要高於未摻雜的陶瓷,但是後者要明顯的多,前者提高幅度不大;而摻雜氧化鎳(NiO)的陶瓷只有當摻雜濃度為1.0mol%左右時,其功率因數比未摻雜陶瓷大,其餘狀態都比未摻雜的小。三種摻雜陶瓷的功率因數在達到最大值之前都會隨著溫度升高而上升,當三者都達到最大功率因數時,摻雜濃度為1.0mol%的NiO數值最大,而且數值都為另外兩者的2-3倍,可見摻雜NiO對WO3陶瓷熱電功率因數改善效果最佳。
 
摻雜NiO的 WO3陶瓷的ZT值。確定熱電材料的熱電轉換效率高低,最準確的方式還是ZT值的高低情況,ZT是由電導率、seebeck係數、以及熱導率計算得出的,熱導率的測試費用相對比較高,所以一般會先去測試熱電材料的功率因數,功率因數的數值達到一定水準了,才會去測試其熱導率,由於三種摻雜物中NiO所摻雜的陶瓷功率因數最高,所以只對其進行熱導率測試。由於摻雜NiO的WO3陶瓷在摻雜濃度為1.0mol%時功率因數最大,所以選擇這個摻雜濃度下的摻雜陶瓷來熱導率測試,測試結果顯示摻雜NiO陶瓷的熱導率隨著溫度上升而下降,通過之前測試的資料,計算出ZT值,當溫度從373K上升至973時,ZT值上升了0.00066,說明摻雜NiO的WO3陶瓷在高溫情況下具有良好熱電性能,具有一定發展潛力。
微信:
微博:

 

鐵系金屬氧化物摻雜對三氧化鎢陶瓷熱電性能影響3/5

三氧化鎢(WO3)陶瓷摻雜鐵系金屬氧化物前後電導性能變化。溫度不高時,摻雜氧化鎳(NiO)的WO3陶瓷會因為摻雜濃度的不同,電導率始終在未摻雜陶瓷電導率上下波動,摻雜氧化鐵(Fe2O3)與摻雜氧化鈷(Co2O3)的陶瓷電導率大於未摻雜的陶瓷。摻雜NiO與摻雜Co2O3的陶瓷只要摻雜濃度不是特別大,電導率都會隨著溫度和濃度增加而變大,但是當摻雜量很大時,這兩者摻雜的陶瓷反而電導率會下降,由於摻雜量濃度大於溶解度時會生成第二相,第二相主要存在於晶界上,使得晶界之間的流動性降低,同時使晶粒之間的空隙附著於晶界附近,導致材料的電導率下降。而摻雜Fe2O3的陶瓷會隨著摻雜物濃度的不斷上升,電導率也不斷變大,這主要是由於作為金屬氧化鎢Fe2O3本身也有很良好的電導率,當摻雜濃度為10.0mol%時,WO3的電導率最大。
 
三氧化鎢(WO3)陶瓷seebeck係數受摻雜鐵系金屬氧化物的影響。塞貝克(Seebeck)係數,Seebeck係數的絕對值越大,說明熱電材料的熱電轉換效率更好。從三種摻雜陶瓷的Seebeck係數都大於未摻雜陶瓷且都為負值,可以看出三種摻雜陶瓷都是一種n型熱電材料,但是不同的是摻雜Fe2O3與摻雜NiO的陶瓷的Seebeck係數絕對值都是隨著溫度上升而增加,而摻雜Co2O3的陶瓷在隨著溫度增加,Seebeck係數的絕對值並沒有隨著溫度升高而出現單調的變化趨勢,而是在某一些溫度點上出現了下降。可能是在這些溫度點上出現出現了相交,材料的微觀結構影響了Seebeck係數。
微信:
微博:

 

鐵系金屬氧化物摻雜對三氧化鎢陶瓷熱電性能影響2/5

製備摻雜三氧化鎢(WO3)陶瓷。製備過程:首先,將三氧化鎢與摻雜物研磨成粉末,為了使研磨出更細膩的混合粉末,研磨過程中加入適量酒精;然後,將混合粉末乾燥後預燒處理,溫度為600℃;其次再進行研磨,研磨過程中加入聚乙烯醇(PVA),形成均勻混合的漿料;最後,將漿料經過乾燥、造粒、成形後在1100℃下燒結出摻雜的WO3陶瓷。
 
WO3陶瓷摻雜鐵系金屬氧化物前後微觀結構變化。單從晶體尺寸上來看,只有氧化鐵(Fe2O3)的摻雜使WO3陶瓷晶粒變小,而氧化鈷(Co2O3)與氧化鎳(NiO)的摻雜使得WO3陶瓷的晶粒尺寸變大。隨著摻雜濃度的提高過程中,摻雜Fe2O3的陶瓷晶粒尺寸逐漸變大,孔間隙率逐漸變小並且一直小於未摻雜的陶瓷;摻雜Co2O3與NiO的陶瓷晶粒尺寸逐漸變小,孔間隙率逐漸變大,甚至超過了未摻雜陶瓷的孔間隙率。三者之間的共同性為:摻雜量較小時,陶瓷材料都獲得了更好的緻密性;但摻雜量較大時,顆粒中都出現雜質,這些雜質都基本存在於晶界上並隨著摻雜量增大而變多。不同的摻雜物在WO3陶瓷中的溶解度不同,當摻雜濃度在溶解度之下時,摻雜物溶解在WO3陶瓷中;當摻雜濃度在溶解度之上時,就會產生第二相,分別為FeWO4,Co2O3、NiWO4,這些產物即為晶界上得雜質,摻雜濃度越高,第二相就越明顯,雜質就越多。這些第二相的生成原因主要原因為:鐵系金屬氧化物的濃度超過了本身在WO3中的溶解度,隨後與WO3發生了化學反應。
掺杂三氧化钨陶瓷微观结构
微信:
微博:

 

鐵系金屬氧化物摻雜對三氧化鎢陶瓷熱電性能影響1/5

三氧化鎢(WO3)屬於過渡金屬氧化物,不僅具有變色特性、氣敏特性、被用於諸多領域,而且還被發現具有屬於電學領域的特性,具有壓敏特性以及熱電熱性,對於熱電特性目前的主要運用方向為熱電發電與製冷。WO3雖然具有熱電特性,但想要直接用來製作熱電器件還必須改善其熱電性能,提高熱電轉換效率,摻雜是改善或增強材料某一特性的主要手段,文中分析了鐵系金屬氧化鎢摻雜WO3後對其熱電特性的影響。
氧化铁、氧化钴、与氧化镍
鐵系金屬氧化鎢。目前發現的鐵系元素有三種,分別為:鐵、鈷、鎳,這三種元素性質很相似,被統稱為鐵系元素,文中摻雜物分別為這三種鐵系金屬的氧化物,分別為:氧化鐵(Fe2O3)、氧化鈷(Co2O3)、氧化鎳(NiO)。三氧化二鐵(Fe2O3)是生活中鐵銹的主要成分,可作為顏料、拋光劑、催化劑以及煉鐵原料等,最主要應用於橡膠、油墨、油漆等領域中等;氧化鈷(Co2O3)可作為催化劑、染料以及生產超耐熱合金、硬質合金、絕緣材料和磁性材料的原材料等,主要應用於精煉石油催化劑、搪瓷和陶瓷顏料、油漆添加劑、電池行業等;氧化鎳(NiO)可作為催化劑、電子元件材料、搪瓷的密著劑和著色劑以及生產鎳鋅鐵氧體等,主要應用於主要磁性材料、冶金、顯像管、搪瓷塗料和蓄電池材料等。這三種金屬氧化物都能用於顏料、催化劑、作為生產金屬、金屬合金的原材料,並且都具有良好的電導特性,也正因為鐵系金屬氧化物具有良好的電導特性所以被選擇作為WO3的摻雜物來改善其熱電特性。
微信:
微博:

 

三氧化鎢的還原方法

我國是世界儲鎢和產鎢大國,對世界鎢商品貿易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近年來,我國在鎢製品的生產、品質研究及出口量上取得了長足進展。但我國碳化鎢在世界貿易中所占比例仍然很低。如何合理地利用我國豐富的鎢資源,發展和提高鎢產品深加工技術水準,提高深加工產品品質,開拓鎢的新應用領域,搞好鎢副產品的綜合利用,不僅對硬質合金行業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而且對鐵合金行業也有重要意義。
 
真空碳還原三氧化鎢法:
真空碳還原三氧化鎢法是指在鎢粉中允許雜質碳存在(包括WC)或雜質成分要求不是很嚴的那些情況下,用工業純碳還原制取鎢粉或碳化鎢粉是簡便而經濟的方法。如以下表格所示,用碳還原的鎢粉或碳化鎢粉,做為鑄造碳化鎢的物料是完全可以滿足要求的。為此。可以使用純度為98%的三氧化鎢或純度較高的人造白鎢,以碳黑石墨粉等為還原劑,在真空爐內還原和碳化而制得鎢粉和碳化鎢粉。
鑄造碳化鎢技術條件

鑄造碳化鎢技術條件

 

碳還原三氧化鎢法:
碳還原三氧化鎢法是指用碳還原三氧化鎢,此方法的原理與用氫還原極其類似。在常壓下,溫度高於750℃時加熱三氧化鎢與炭黑或石墨粉的混合物。開始發生下列反應:WO3+3C=W+3 CO;WO3+4C=WC+3CO。在1000℃以下,主要是由CO參加還原反應,生成CO2並發生CO2與碳的氣化反應:WO3+3CO=W+3CO2;CO2+C=2 CO2。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

金屬鎢製品

金屬鎢製品圖片

高比重鎢合金

高比重鎢合金圖片

硬質合金

硬質合金圖片

鎢粉/碳化鎢粉

鎢粉圖片

鎢銅合金

鎢銅合金圖片

鎢化學品/氧化鎢

氧化鎢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