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底稀土開發離市場化還早著

近日,由東京大學地球資源學教授加藤泰浩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發現,日本南鳥島周邊的海底可能存在大量稀土,可供日本國內使用230年。日本政府相關官員表示,政府正計畫和該研究組共同開展調查,準備儘快對這些海底稀土進行開採,未來有望實現自給自足。

海底稀土開發的美麗前景能否實現?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中國稀土協會副秘書長陳占恒表示:“日本海底稀土開發離市場化還早著呢。就算發現了大量稀土,目前來說還沒有經濟價值,但作為資源儲備、技術儲備,還是有一定意義的。”

稀土號稱“現代工業的維生素”,其重要性不亞于黃金、石油。2012年國務院新聞辦發佈的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的稀土儲量約占世界總儲量的23%,但在世界稀土供應的比例占到90%以上。

中國稀土學會專家組專家曾天元向記者表示,中國以外稀土產能的出現,給中國稀土產業帶來一定的挑戰,也為中國減輕一些供應壓力,但仍遠不能迅速構成對中國稀土產業的巨大衝擊。中國在5~8年甚至更長的時期內,仍然會是世界範圍內最主要稀土生產國和商品供應國。

針對日本加大對海底稀土調查和開發的行為,陳占恒認為,日本作為資源稀缺的國家,資源都依賴於其他國家,如果海底有稀土,能實現關鍵資源自給,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但實際上目前相關開採的技術還達不到要求。“現在只能是技術儲備。比如大洋錳結核技術已經搞了很多年了,也一直沒能實現產業化。”

“資源對整個國民經濟是很重要的,資源儲備、技術儲備是長遠的國家戰略。日本經濟命脈受制于資源,因此必須有自己的資源戰略考慮。”陳占恒認為,這正是日本明知道海底稀土開發技術暫不成熟,但仍然加大研究步伐的原因。


稀土供應商:中鎢線上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圖片網站: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鎢視頻網站:http://v.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消滅了稀土“白菜價”不能產生“壟斷價”

今年8月15日至11月15日,國家工信部、公安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以及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等八個部委,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打擊稀土開採、生產、流通環節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

全球90%以上的稀土資源來自中國,在過去20年中我國稀土業在國際貿易中不但沒有定價權,還將資源賣出了“白菜價”。同時自1992年大規模開採以來,稀土在各地的開採留下來的是滿目瘡痍的生態環境破壞和資源浪費嚴重。

這實在是講不通的。世界各地只要發現大量有開採價值的資源,該地總是能夠得到大量資金和財富,該地的居民的收入也總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因為該地獲得了資金和技術,其環境也能得到相應的修復和整治。因此有資源的地方總是比沒有資源的地方更富足,更好。

中國稀土開採得到相反的結果,現在大家都很清楚,這是由於多年來稀土過度開採、非法開採而造成的。過度開採使價格低廉,從而導致下游稀土分離冶煉產能迅速擴張,以致過剩。產能過剩,進一步打擊了國內稀土價格,由此帶來整個行業的惡性循環。而這一切都是由對資金成本技術條件要求不高的幾百個中小企業運作,甚至違規非法運作的結果。

中國整治稀土產業的混亂局面已經有段時期了,然而離使中國稀土資源得到合理、良性的利用的產業目標尚有很大距離。因此這一次集中整治乃是十分必要的。

這次專項整治行動的主要任務包括檢查各地方政府屬地執行指令性生產計畫、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環保核查、安全生產、增值稅專用發票等規章制度落實情況等。為此八部委制定了六項工作重點和要求。

一般來說,這六項重點和要求也都符合本次專項整治行動的總的要求。然而其中有兩點筆者認為值得商榷,而且這兩點對稀土產業、對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並非無關緊要。

為了規範稀土產業,八部委捏准要害,“重點核查冶煉分離企業礦產品來源,重點檢查貿易企業購銷的稀土礦產品”。但是它要“引導稀土礦山企業將礦產品直接銷售給有計劃指標的冶煉分離企業”,實際上就是要求甚至規定稀土礦山企業必須將礦產品銷售給有計劃指標的冶煉分離企業,也就是銷售給那些有很強政府背景的國有企業。

中國稀土企業目前還有指令性計劃,但中國稀土產業基本上應該還是實行市場機制的。而“引導”或者規定要求上游企業將產品銷售給指定的下游企業,依據我國的《反壟斷法》,是屬於縱向壟斷性質的。因此有必要將這一條改為,要求“稀土礦山企業必須將礦產品銷售給合法合規的下游企業”。

整治中國的稀土產業,毫無疑問得提高稀土產業的行業集中度。然而這樣的集中,只有在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中產生的集中,才能提高稀土產業的勞動生產率,才能使中國稀土產業合理健康持續發展。由行政干預制定的集中,多半是計劃經濟的產物,造成少數國企壟斷局面。聯繫到前兩年宏觀管理層準備指定南方北方兩三個國企壟斷稀土行業的傳言,對此是需要警惕的。不要為了消滅稀土產業的混亂,消滅稀土的“白菜價”,而出現了稀土產業的壟斷和稀土產品高昂的“壟斷價”。


稀土供應商:中鎢線上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圖片網站: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鎢視頻網站:http://v.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稀土主產區前7月出口量增價跌

北方輕稀土主產區今年以來的稀土出口呈現著量增價跌的畸形現狀。昨日,北京商報記者從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獲得的一組資料顯示,1-7月,內蒙古自治區出口稀土2562.6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6倍,然而同期內,出口均價卻僅為1.2萬美元/噸,跌幅高達61.3%。

對於稀土行業量增價跌現狀,業界給出的解釋是,國家配額增加使出口量增多,而全球需求仍舊不振,這是制約稀土出口價格的最大因素。據瞭解,作為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之前由於缺乏監管,我國稀土價格一直以“白菜價”賤賣,自2008年以來,中國開始對稀土行業加強管理,其中就包括實行出口配額管理制度。“面對中國嚴厲的稀土政策,外國買方開始尋求其他新的替代材料,或是尋找新的稀土供應方,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國內稀土造成了衝擊。”行業分析師陶敏敏說。


稀土供應商:中鎢線上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圖片網站: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鎢視頻網站:http://v.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海底稀土開發仍處技術儲備階段

近日,由東京大學地球資源學教授加藤泰浩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發現,日本南鳥島周邊的海底可能存在大量稀土,可供日本國內使用230年。日本政府相關官員表示,政府正計畫和該研究組共同開展調查,準備儘快對這些海底稀土進行開採,未來有望實現自給自足。

海底稀土開發的美麗前景能否實現?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中國稀土協會副秘書長陳占恒表示:“日本海底稀土開發離市場化還早著呢。就算發現了大量稀土,目前來說還沒有經濟價值,但作為資源儲備、技術儲備,還是有一定意義的。”

稀土號稱“現代工業的維生素”,其重要性不亞于黃金(1362.10,-8.00,-0.58%)、石油。2012年國務院新聞辦發佈的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的稀土儲量約占世界總儲量的23%,但在世界稀土供應的比例占到90%以上。

中國稀土學會專家組專家曾天元向記者表示,中國以外稀土產能的出現,給中國稀土產業帶來一定的挑戰,也為中國減輕一些供應壓力,但仍遠不能迅速構成對中國稀土產業的巨大衝擊。中國在5~8年甚至更長的時期內,仍然會是世界範圍內最主要稀土生產國和商品供應國。

針對日本加大對海底稀土調查和開發的行為,陳占恒認為,日本作為資源稀缺的國家,資源都依賴於其他國家,如果海底有稀土,能實現關鍵資源自給,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但實際上目前相關開採的技術還達不到要求。“現在只能是技術儲備。比如大洋錳結核技術已經搞了很多年了,也一直沒能實現產業化。”

“資源對整個國民經濟是很重要的,資源儲備、技術儲備是長遠的國家戰略。日本經濟命脈受制於資源,因此必須有自己的資源戰略考慮。”陳占恒認為,這正是日本明知道海底稀土開發技術暫不成熟,但仍然加大研究步伐的原因。


稀土供應商:中鎢線上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圖片網站: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鎢視頻網站:http://v.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日稱中國稀土徹底打疼了美國

美國總統奧巴馬將在當地發表聲明,擬聯合歐盟和日本針對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貿易訴訟。日本共同社13日指出,日美歐三方將就解除限制與中國展開磋商。如果問題得不到解決,將要求WTO成立專家組加以解決。

美聯社稱,根據WTO訴訟機制,中國有10天時間就這一訴訟做出回應,而且必須在60天內與美國、歐盟和日本舉行談判。如果不能在這一期限內達成協議,美歐日有權要求WTO成立工作小組,對此案進行調查。

德國媒體表示,歐盟不久就將遞交控告書。儘管日本官方對此反應較為謹慎,日本媒體卻對稀土問題“耿耿於懷”。日本富士電視臺稱,國際社會遭就該聯合起來,對中國自私的做法予以制裁。

“中國的稀土政策終於惹惱了美國”。日本TBS電視臺說。美聯社稱,奧巴馬這番舉動是想表明,自己領導的政府正在打擊“來自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路透社說,奧巴馬近期創建了一個“跨部委貿易執法中心”,該中心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內開始運行,首要目標就是確保中國尊重WTO規則。

英國《金融時報》說,美國和歐盟加大在與中國日益升級的貿易爭端中的賭注,這是雙方貿易摩擦的最新跡象。“除非中國同意西方要求放鬆對稀土出口的限制,否則這將成為今年西方在世貿組織對華全面發起法律訴訟進程的第一步。”《紐約時報》13日以“貿易紛爭擦新火花”為題稱,習近平訪問美歐後不到一個月,中國與其兩個最大出口市場間的貿易關係緩和已行將結束

稀土問題中國若不讓步將遭制裁

環球網記者李宗澤報導,美國、日本、歐盟近日聯手擬對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貿易訴訟。中國兩部門隨即表態指出,中國出於保護環境和資源的目的,整頓了亂開亂采的企業,未限制出口;其次,2011年出口配額甚至都未用完。中方將根據WTO爭端解決程式,妥善處理有關磋商請求。德國媒體對此分析認為,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做法符合本國國情,但也認為“中國若不讓步,可能會遭到制裁”。

德國《世界報》3月13日的一篇文章這樣寫道:“在針對中國的圍繞稀土的貿易戰爭中,歐盟、美國和日本結盟。這些工業國家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投訴中國,從而冒著與這個世界第二經濟大國進行貿易戰爭的風險。這個貿易糾紛是北京與另外三個世界經濟體之間的諸多糾紛之一。然而,歐盟、美國和日本聯合在世貿組織對這個崛起的世界經濟大國採取行動,還是第一次。”

“中國對稀有原材料的開採占到全球消費量的97%,從而幾乎保持世界開採的壟斷。但是,中國僅僅控制大約全球儲量的1/3。在加拿大、美國、巴西、印度、俄羅斯、越南、澳大利亞和哈薩克斯坦也發現大型礦床。”該報說。

文章還指出,中國自己對稀土的需求也大大上升,所以,中國生產者現在“優待”本國買主。此外,中國明顯感到被占了便宜,因為由於開採成本較低,金屬很長一段時間在世界市場以相當低的價格出售。溫家寶曾對默克爾說過,中國過去以賣鹽的價格出售稀土。然而批評者堅信,中國主要想為本國產業創造競爭優勢,也常常推測中國想借助於出口限制迫使外國康采恩將工廠搬到中國,這樣可以更容易獲得這種原材料。

《世界報》3月13日的另一篇評論認為,“儘管北京在稀土出口限制問題上較之以往的貿易爭議有更好的理由,但很有可能遭到世貿組織的譴責”。

報導呼籲道:“現在採取協調一致的行動很重要,因為關係到這個在遠東崛起的世界經濟大國能否遵守自由競爭的遊戲規則。對於德國的企業來說,這個努力其實姍姍來遲。因為不像其名稱所暗示的那樣,稀土並不稀有,而是全球到處都有。中國雖然開採全世界消費量的97%,中國的地下儲藏也只不過是總蘊藏量的1/3。作為比較,石油輸出國組織控制全球石油儲量的2/3。中國主宰世界市場,是因為中國的開採成本低,工業國家的礦山跟不上。自從中國限制釔和鑥等金屬的出口以來,市場價格上漲。價格更貴導致其他國家的開採重新有利可圖。”

“全世界範圍內,關閉的礦山重新開張,開發了新的儲量。目前的緊缺可以很快告終。對德國的工業來說是個好消息,新的供應商今後會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然而稀土會更貴,因為澳大利亞或加拿大的金屬開採要比中國更昂貴。”該報分析說。

《德國金融時報》3月13日報導則稱,“中國對呼籲無動於衷,現在該世貿組織(WTO)出面解決了。”報導說道:“北京多年來就加緊出口限制,其中包括交貨配額和出口關稅,這巨大地推動了原材料價格。”該報還介紹說,世貿組織的審議應在一個月以後開始,仲裁程式會以世貿組織的仲裁判決告終。“中國若不讓步,就會導致在最糟糕情況下受到制裁。”

對於外界呼籲中國放寬稀土出口的不合理要求,中國工信部和商務部分別於13日做出回應。工信部部長苗圩13日表示,中方一旦因稀土出口等問題被起訴,將會主動應訴,說明情況。苗圩強調,中國的稀土出口政策並不是針對某一個國外用戶,更不是想通過這種辦法進行貿易保護,而是出於保護環境,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發展。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當天也指出,中方政策目標是為了保護資源和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無意通過扭曲貿易的方式保護國內產業。

美歐日訴訟中國意圖還原稀土“白菜價

美歐日近期擬針對中國的稀土出口配額提起訴訟。3月13日,中國收到美歐日提出的有關稀土、鎢、鉬出口管理措施的磋商請求。如果磋商無效,將按程式等待世界貿易組織(WTO)專家組和上訴法庭的裁定。

目前的稀土貿易之爭,其本質就在於定價權。過去,由於國內出口商惡性競爭無序出口,我國在國際稀土貿易市場上失去定價權,寶貴資源賣了“白菜價”。儘管後來中國對稀土出口確定了配額,但並沒有對歐美日的需求造成實質性傷害。以2011年為例,截至11月份,中國累計出口稀土14750噸,僅占全年出口配額總量的49%。換言之,歐美日的企業並沒有因為中國的配額而出現“吃不飽”的情況。國際市場上的稀土價格,由於中國保護資源的努力等原因,出現較大幅度上升。美歐日這場訴訟的目的,說白了,就是還想在稀土貿易中支付“白菜價”。

稀土的17種稀有金屬元素是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目前,中國的稀土儲量大概占全世界稀土儲量的36%,卻提供了國際市場上90%的供給。無序的開發,已經給我國造成嚴重環境問題。部分生產企業環保意識不強,“搬山運動”式的稀土開採,造成了極低的資源利用效率與環境污染。即便通過技術提升,稀土生產仍難以徹底解決污染問題。環境問題不只影響中國,從內蒙古刮起的沙塵暴,不到一天就能到達日本。日本政府一方面敦促中國加強環境保護,另一方面又不顧危害要求中國繼續大規模開採內蒙古的稀土資源,這實在是奇怪邏輯。

再者,美歐日等長期抱怨中國的貿易政策造成國際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在此背景下,管控“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正是我國平衡貿易努力的重要環節。美歐日等一方面指責中國出口產品太多;另一方面又不願在本國開採成本較高、污染較重的資源性產品(如稀土),反而指責中國配額出口這類產品。其雙重標準,讓人難以接受。

對於目前的國際稀土貿易爭端,我國需要充分運用國際貿易規則,理性、從容應對。

從長期看,我國需要確立長期可持續的稀土發展戰略。首先,要加快並購重組,徹底改變我國稀土企業“小而散”或“大而不強”的窘境。其次,應通過立法,加強開採加工技術管理、環評管理,改進市場准入管理體系。第三,我國有必要借鑒在國際鐵礦石貿易中的教訓,鼓勵構建新的懂得國際競爭規則的行業協會,徹底解決生產交易環節中的無序競爭問題。對生產企業而言,一定要守住自己產品的定價權。

總之,對於當前的稀土國際貿易爭端,任何“陰謀論”與民族主義情緒都無濟於事。我們在積極應對WTO訴訟的同時,需要明確我國的政策目標,及早制定綜合性的長期稀土戰略。在稀土資源保護問題上,只要措施得當,我們就沒有悲觀的理由。


稀土供應商:中鎢線上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圖片網站: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鎢視頻網站:http://v.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