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董明珠在兩會中提到了鎢,她說了些什麼?
- 詳細內容
- 分類:鎢新聞
- 發佈於:2018-03-16, 週五 09:12
- 作者 weiping
- 點擊數:1570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提交了《關於加大對基礎材料研究和開發的建議》,建議國家加大對高端晶圓、高端鎢製品、合成酯冷凍機油、環保冷媒等基礎材料的研究和開發。建議中,董明珠為什麼會提到高端鎢製品呢?
董明珠在建議中提到:“一個國家強大競爭力的背後,離不開工業的支撐。經過幾代中國人的不懈努力,中國工業總體規模不斷擴大,實力也取得顯著提升,但大而不強的特徵仍比較突出。究其原因,基礎工業水準薄弱,而且越是基礎,與國外領先水準差距越大,部分關鍵基礎材料,如高端晶圓、高端鎢製品、合成酯冷凍機油、環保冷媒等,要麼不能自產,大量依賴進口,要麼無法突破專利壁壘,需繳納大量專利費用。”
鎢在冶金和金屬材料領域中屬高熔點稀有金屬或稱難熔稀有金屬,是國家重要的戰略儲備資源。鎢是現代工業、國防及高新技術應用中的極為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鎢是製造硬質合金最主要的原材料。而硬質合金又被譽為“工業牙齒”,董明珠所從事的空調製造、汽車製造、智慧型機器人製造等產業均需用到以鎢製成的硬質合金刀具及其它鎢製品。
眾所周知,我國鎢資源儲量達190萬噸,全球占比超過60%。同時我國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鎢生產國,2017年我國鎢礦產量達9.3萬噸金屬量,在全球擁有著絕對的資源優勢。但是卻不得不遺憾,在擁有原材料優勢的同時,我國的鎢製品產業大而不強,我國的鎢製品貿易整體形勢仍處於逆差。
以硬質合金為例,我國的硬質合金產量世界占到60%,中國有160家以上的硬質合金廠,產量位居世界一流,但技術卻是世界二、三流。大部分企業仍在中低端產品領域裹足不前,低價惡性競爭,自相殘殺。高端硬質合金產品領域仍由瑞典、德國、美國、以色列等國外的大企業所佔據,它們能將幾十塊錢原材料的刀具賣到了上千元。瑞典的山特維克每年刀具的銷售額在300億美元左右,而我國每年出口的鎢初級和中間產品(不含硬質合金刀具)僅在10億美元上下。刀具行業就更不用多說,業界就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對比,中國整個硬質合金刀具行業的淨利潤都不及瑞典山特維克的研發經費。
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認識到:中國的鎢還沒有體現出其所應具備的價值。所以董明珠在兩會中提到的關於加大高端鎢製品等基礎材料的研發建議也是大多數人的心聲。她說:“我國高端鎢製品仍舊依賴進口。據統計,我國每年出口鎢原材料及半成品大約10億美元,但僅鎢鋼刀具領域,我國每年消耗接近20億美元,超過了我國出口的鎢製品原材料整體金額。如果加上礦用工具,建築用工具,電子產品等,我國每年鎢產品鏈損失數十億美元。”
產業整體的轉型升級也需要鎢製品產業的升級。所以,董明珠建議國家針對重點基礎材料研發成立專門的研究機構,充分調動科研院所、高校、產業專家,舉全國之力集中攻關;鼓勵有實力、有擔當的民族企業開展相關科研專案,並給予相應的政策、資金支援;國有企業及財政投資項目優先選擇我國自主研發、自主生產的相關產品,培育產業發展。
鎢產品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 產品詳情: http://cn.chinatungsten.com |
電話:0592-5129696 傳真:5129797 | 電子郵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 鎢鉬圖片: 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
鎢業協會:http://www.ctia.com.cn | 鉬業新聞: http://news.molybdenum.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