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發展核動力航母 鎢前景可期

據2月28日《環球時報》消息,負責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建造的中國船舶重工集團表示,中國將加快實現核動力航母的攻關突破,發展核動力航母已經提上了日程。其實不管是什麼動力的航母,其研究和製造都需要用到大量有色金屬,在軍工領域,鎢這種高密度、高強度、耐高溫,耐磨損、耐腐蝕的材料一直頗受青睞。在航母設計過程中,鎢在發動機、耐磨甲板、耐腐塗層、反射電磁波等領域均有應用,核動力航母的製造也將為鎢及其它鎢製品市場帶來提升。

中船重工在官網公開“新時代中船重工高品質發展戰略綱要發佈”。在文章的第二點闡述“海洋裝備發展”時提及,“以構建中國特色海上現代作戰體系為牽引,加快實現核動力航母、新型核潛艇、安靜型潛艇、水下無人智慧對抗體系、水下立體攻防體系和海戰場綜合電子資訊系統等攻關突破,增強基於網路資訊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為海軍2025年實現走向深藍遠海的戰略轉型提供高品質武器裝備。””

中船重工的這份戰略綱要首次明確要發展核動力航母。比照當年首艘國產航母發佈的時間節點可以發現,此刻核動力航母研製工作不僅僅是啟動,甚至應該是已經取得初步進展。這種分析得到航母專家李傑的認可,28日他對記者表示,“可以這樣認為,核動力在大型艦船上的應用取得了明顯突破性的進展,從先前中航重工的領導發言中也可以看出,中國不僅僅是能建造柴油機、燃氣機也包括核動力航母,也能建造滑躍起飛,彈射起飛技術的航母,基本的核心技術都已經掌握。

具體到核動力航母,李傑認為,核動力裝置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僅是動力系統的問題,而是非常複雜,綜合考慮的問題。核動力航母顧名思義是核動力系統,中國在核動力應用上早已經掌握,比如說核潛艇的實際應用。李傑進一步解釋說,核動力在大噸位戰艦上的應用有關鍵技術,並不是說核動力的簡單疊加,戴高樂航母將兩台核動力系統疊加使用並不成功。能為航母提供持續、高速的動力,核動力需要重新設計,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其次從安全性上講,核安全是非常重要、關鍵的指標,對人身安全、設備的指標符合國際標準,真正達到安全的性能指標,以及在停靠港口要進行核動力裝置指標測試。

從專家的發言中,我們得出兩個結論,一是未來的核動力反應堆必需是性能更強,體積更小,而不是簡單的核反應爐上數量的疊加。中國在核反堆的研究和建設中已具備相當先進的技術和經驗,所掌握的第三代核技術和第四代核技術研究進程均已步入世界領先的第一技術梯隊,從近期資料分析,最可有能上船的是被認定為第四代核反應爐設計方案之一的熔鹽反應堆,易小型化是熔鹽反應堆最為關鍵的特點。二是核動力航母需要有更高的安全性,在核反應爐建設中,鎢材料一直是反應堆重要的核防護和遮罩材料之一,常被用於核反應爐防護罩的設計,核動力航母是否能達到安全的性能指標,必定離不開鎢鉬材料的應用。

核动力航母图片

對於中國建造核動力航母的意義,李傑認為非常必要。新時代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國家利益會在海外繼續拓展,延伸到世界各個海域。如果不建造核動力大型艦船,海軍的編隊不可能長時間在海外航行,無法保障國家的海外利益。常規動力航母必須要有大型綜合補給艦伴行,這也需要靠港補給,或者有海外基地;而一旦擁有核動力航母,就可以長期在海外活動,比如美國核動力航母在海上可以航行半年之久,這樣才更有利於保護國家安全和海外利益拓展。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