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交換法(二)

離子交換法圖片

離子交換法是利用離子交換劑中的可交換基團與溶液中各種離子間的離子交換能力的不同來進行分離的一種方法,在我國廣泛用於提取APT作業。通常是利用強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處理鎢酸納溶液,可同時起到除磷、坤、矽等雜質和轉型的作用,離子交換法處理粗鎢酸鈉溶液制取純鎢酸銨的過程原則上要經歷稀釋、吸附、淋洗和解吸這四大步驟。

我國的離子交換法是在鋼制襯膠的離子交換柱中進行的,應精鎢酸鈉溶液先用軟水稀釋,使期符合,WO3 15-25g/L,NaoH小於8g/L;Cl-小於0.7g/L的要求。

稀釋後的料液從交換柱頂部加入,按一定的線速度流過樹脂層,從柱底排出,料液中的鎢被吸附,交後液中WO3含量不超過0.1g/L,當每次柱吸附的WO3量接近其穿透容量時,停止吸附,用水將樹脂層中殘存的料液頂出,然後從柱底進水,柱頂出水反洗樹脂層,將樹脂層截留的固體微粒和物理吸附的各種鹽分清洗乾淨,再用純水正洗將樹脂層壓實並洗出含有離子的水。

對於用精礦生產的Na2WO4溶液,由於雜質含量不高,一般不需用淋洗劑淋洗除雜,經水洗後即可解吸,解吸劑按5mol/L NH4CL+2mol/L NH4OH的濃度配製,以2-4cm/min的線速度加入柱內,對負鎢樹脂進行解吸。解吸初期流出的前段液中含WO3較低,返回作下一次解吸用,中間段流出液的WO3很高,雜質離子含量很低,可直接制取APT,後解流出液中含WO3量降低,密度急劇下降,主要成分為NH4Cl+NH4OH,應收集起來補加NH4Cl後作下批解吸劑用。

離子交換法吸附過程的除雜率一般可達到除砷85%-95%,除磷95%-96%,除SiO2 96%-97%,除錫大於95%,整個過程的WO3總回收率約99%。

傳統的離子交換法一次交換對除鉬基本沒有效果,所以除鉬作業一般為二次離子交換法。

近年來,國內外已有對離子交換工藝進行了大量研究,終於有了一些進展。1994年,中南礦冶學院學者開發了密實移動床吸附和流態化床連續離子交換工藝,實現了一步到位的除鉬,並已普及於工藝。

微博
微信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