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印表機材料之鎢鉭粉末制取

鉭鎢(Ta-W)合金因具有高密度、高熔點、高彈性模量、高延展性、良好的加工性能、 高溫強度、耐腐蝕、可焊接以及低的塑脆轉變溫度等優點,被廣泛地應用於航空航太、國防 軍工、化工以及核工業等領域。隨著3D列印技術的發展,鎢鉭粉末也成為了主要的3D列印材料之一,主要用於列印形狀複雜或微型的鎢鉭合金,這也對粉末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D打印机材料之钨钽粉末图片

本文介紹一種利用納米原位複合技術製備出了納米鉭鎢粉末。該納米鉭鎢複合粉末具有很高的燒結活性,容易實現材料的高緻密化,降低材料內部缺陷,並顯著提高材料的機械加工性能,可滿足高新技術領域對材料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及使用3D列印技術所需的原材料。其生產具體操作步驟為:

步驟1、溶膠-共沉澱

(1)稱取406g仲鎢酸銨(APT)溶解到盛放30L氟鉭酸溶液的容器中,並滴加300ml 表面活性劑聚乙二醇PEG-600,充分攪拌30分鐘,得到溶膠溶液;其中氟鉭酸溶液以氧化鉭 計,濃度為100g/L,HF濃度1.2mol/L。

(2)緩慢向溶膠溶液中加入濃氨水(濃度9.6N),邊加邊不斷攪拌,直到溶液的pH=9~10 時,停止滴加濃氨水,靜置30分鐘後檢測pH值變化,確保溶液的pH值=9~10。

(3)使用抽濾裝置將沉澱過濾,並順序使用75℃濃度為0.3mol/L的鼓氨熱純水充分洗 濾沉澱至沉澱中氟含量小於0.5%為止。然後將沉澱過濾後的粉料放置熱風迴圈烘箱內經120 ℃烘乾4小時,過100目篩即可獲得由Ta(OH)5、(NH4)10(H2W12O42)•4H2O相組成的前軀體複 合粉末。

步驟2、氫還原

步驟1得到的所述前驅體複合粉末在十四管氫氣還原爐內一步升溫到900℃還原保溫1 小時,得到鉭氧化物-鎢(化學組成(Ta,O)和W)複合粉末;

步驟3、鹼金屬還原

(1)將步驟2得到的鉭氧化物-鎢複合粉末轉移至反應彈(攪拌鈉還原專用設備)內, 加入鹼金屬鈉、氯化鈣、氯化鉀和氯化鈉,其中加入鈉1700克、氯化鈣5020克、氯化鉀5020 克、氯化鈉5020克,投料完畢後,將反應彈抽成真空,真空度不大於26.6Pa,再通入氬氣作 保護氣體,升高溫度至920℃還原並保溫4小時。

(2)當鈉還原物料冷卻後,從反應彈內剝離出物料並破碎,用純水洗去可溶性鹽及過量 的鹼金屬,純水洗到溶液電導率小於50μs/cm,再用濃度40%硝酸洗滌2小時,酸洗終點為 溶液電導率<30μs/cm,然後再用80℃純水洗到溶液電導率小於20μs/cm,得到的粉末置於真 空烘箱中,烘乾溫度80℃,烘乾時間為8小時,後得到鉭鎢複合粉末。

檢測粉末性能,其中晶粒尺寸為10~200nm,相關元素含量分別為:W:9.6%,C:0.02%, N:0.065%,O:2.8%,K:0.002%,Na:0.0035%,Ca:0.002%,Fe:0.01%,Ni:0.0018%, 其餘為鉭含量。

步驟4、鎂還原去氧

步驟3得到的鉭鎢複合粉末中加入110克鎂片,混合均勻後放進反應彈內,先抽成真空, 真空度不大於26.6Pa,再通入氬氣加熱到940℃,保溫2小時,冷卻到室溫後出爐,然後用 濃度40%硝酸洗滌2小時,酸洗終點為溶液電導率<30μs/cm,再用75℃熱純水洗滌至溶液 電導率<20μs/cm,烘乾後過100目篩,得到Ta-10wt%W的超細(納米)鉭鎢複合粉末。

檢測複合合金粉末性能,其中晶粒尺寸為10~220nm,相關元素含量分別為:W:9.5%, C:0.01%,N:0.035%,O:0.28%,K:0.001%,Na:0.0015%,Ca:0.001%,Fe:0.005%, Ni:0.0016%,其餘為鉭。該複合合金粉末平均細微性2μm。整個工藝過程粉末產出率為86%。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