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鎢礦浮選流程優化方案

白鎢礦CaWO4一般為正方晶系,呈板狀或晶體,亦有緻密性,性脆,硬度為5~5.5,密度5.8~6.2g/cm3,無磁性。我國大部分的白鎢礦床為矽卡岩型,嵌布細微性較細,常與多種鉬鉍等有色金屬伴生或共生,同時還有與鎢礦可浮性相近的含鈣脈石,因此浮選是回收細粒甚至微細粒白鎢礦的有效方法。

白鎢礦浮選最典型的流程是用碳酸鈉(或氫氧化鈉)和矽酸鈉作為調整劑,用脂肪酸作捕收劑浮選白鎢礦,經常採用的方法有矽酸鈉—油酸鈉法、矽酸鈉—金屬鹽—油酸鈉法、碳酸鈉—矽酸鈉—油酸鈉法、水玻璃—氫氧化鈉—油酸鈉和石灰法。這些方法的特點都是在高鹼度條件下抑制螢石和方解石,浮選白鎢礦,並且由於油酸鈉選擇性差,對含鈣脈石礦物的分離比較困難,因此對於含鈣脈石礦物的分離一般是先得到含鎢的低品位粗精礦。

矽卡岩型白鎢礦有另一個特性就是泥化現象比較嚴重,很多白鎢礦嵌入部分容易解離的岩體中,當過磨時容易泥化,在浮選過程中容易隨著溢流水外排,影響總回收率。因此,改進磨礦的流程能有效解決白鎢礦的泥化現象並提高回收率。

白钨矿浮选流程优化方案图片

將不脫泥的原礦粗磨,過200-250μm震動篩後,篩上物返回粗磨,篩下的礦料實施強磁選拋尾,主要拋去磁性石榴石和其它磁性礦物,非磁性的礦物細磨後進入白鎢常溫浮選,粗選獲得的精礦再進行一道白鎢加溫精選,獲得白鎢精礦;拋尾磁選精礦也實施一道常溫浮選,這道浮選出的中礦併入非磁性的白鎢礦中進行細磨;

強磁選拋尾:低品位白鎢原礦經粗磨過200-250μm震動篩篩分後,篩上返回粗磨,篩下粒級物料在5000Gs磁感應強度下得到磁選尾礦和磁選精礦;

磁選精礦浮選:按每噸原礦給礦計算,在磁選精礦中添加調整劑碳酸鈉300700克,水玻璃5001500克;捕收劑油酸鈉100200克,做1次粗選、12次掃選、12次精選,得到中礦和尾礦;

白鎢常溫粗選:按每噸原礦給礦計算,添加調整劑碳酸鈉300800克,水玻璃5002500克;捕收劑油酸鈉100300克,做1次粗選、23次掃選、23次精選,得到白鎢粗精礦和尾礦;

白鎢加溫精選:白鎢粗精礦濃縮至6585%的濃度,按每噸原礦給礦計算,添加水玻璃3001500克,加溫至85100保溫並攪拌50100分鐘,浮選獲白鎢精礦和加溫精選尾礦,加溫精選尾礦返回至白鎢常溫粗選工序。

經過對常規白鎢礦浮選流程優化,白鎢礦浮選工藝較原來更加節能,更加環保,總且總回收率進一步提高,是白鎢礦選礦工藝的有益補充。

微博
微信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