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尾矿制备陶瓷砖

钨尾矿是选取钨矿中的含钨矿物后排放出的固体废弃物。我国的钨资源品味很低,富矿很少,钨品位(WO3)大于0.5%的仅占20%,从而导致选矿过程中产生大量钨尾矿。

我国每年约排放40多万吨钨尾矿,大部分未被有效利用,目前钨尾矿堆存量已达1000多万吨 以上,大部分钨尾矿只是堆积在钨尾矿池或填充在矿井中,这种处理方式导致地下水、土壤与空气的严重污染,来自钨尾矿中的重金属污染给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威胁。为了限制钨 尾矿污染程度,提高钨尾矿利用价值,对钨尾矿的综合利用十分必要。

目前对钨尾矿的综合利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回收有价金属及金属矿物,主要回收的有价金属为钨、钼、铋,而金属矿物主要是萤石和石榴石。另一方面,用于制备建筑材料,主要是利用钨尾矿作为水泥的添加料。例如就有国外企业以钨浮选尾矿、高岭土、耐火粘土为原料制备陶瓷砖。

目前,制备陶瓷的主要原料包括高岭土、瓷石、硅质原料、长石类原料及滑石等,而国内传统陶瓷主要采用高岭土-长石-石英三元系原料配方,不同地方原料品质参差不齐。在制备陶瓷中,陶瓷烧成温度一般在1100℃以上,采用钨尾矿为主要原料,其质量百分比高达80%~90%,可降低了原料成本,弥补了陶瓷行业传统原料越来越缺乏的不足。

1、原料预处理:将钨尾矿在600~900℃煅烧1~2小时,以去除水份及易挥发的杂质并提高钨尾矿的烧结活性;

2、配合料制备:将预处理好的钨尾矿、钠长石按一定比例称量、混合、球磨,过200 ~300目筛,外加少量粘结剂,混合均匀,制成配合料;

3、陶瓷坯体形成:将混合均匀的配合料放入金属模具中,采用单面加压方式成型,成型压力为20~30MPa,制得陶瓷坯体体。

4、陶瓷坯体的干燥:将压制好的陶瓷坯体放入空气中自然干燥1~3小时或放入恒温在110℃的干燥箱中干燥0.5~1小时,使陶瓷坯体中的水分蒸发,并赋予坯体一定的强度。该强度值只是保证坯体运送致烧结炉所需要的强度。

5、陶瓷的烧成:将干燥后的陶瓷坯体置于烧结炉中,以3~5℃/分钟的升温速率升 温,先在500℃保温1小时,然后升温到1000~1075℃保温1~3小时,随炉冷却后,即可制得 高强度陶瓷。制得的陶瓷,主要含石英、方石英、钙长石和少量赤铁矿晶相,并含有少量玻璃相。

以钨尾矿为主要原料的高强度陶瓷,其主要原料为钨尾矿,其质量百分比高达80%~90%。钨尾矿的主要组成是SiO2、Al2O3,质量百分比超过80%。SiO2、Al2O3成分在陶瓷材料中起骨架作用,可赋予陶瓷优良的机械性能、热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所制备条件简单,易操作,原料种类少,且成品率高,有利于大规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