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方面“南海仲裁”或影响中菲钨加热子交易

南海仲裁案是指菲律宾控告中国案,或菲律宾诉中国仲裁案,全称为“菲律宾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仲裁案”。菲律宾要求裁定太平岛美济礁等8个南沙岛礁的海洋地位(实际上涉及海洋管辖权,是反对中国在南中国海所主张的九段线)。该仲裁庭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组成,登记在PCA的名下。仲裁一结束,该仲裁庭立刻解散。

在7月12日,仲裁结束,中国表示对此坚决反对,绝不承认和接受。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执意单方面提起的仲裁,移花接木,颠倒黑白,妄图通过仲裁手段,企图将我国南沙岛礁占为己有。这无疑是在挑战中国的底线,相信这一冲裁案必定对中菲两国不管是在政治,文化,外交还是在经济方面都会有所影响。习近平强调,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所谓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裁决的影响。中国不接受任何基于该仲裁裁决的主张和行动。原本平凡的一天却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不满,表示中国领土“一点都不能少”!已有许多人开始抵制进口菲律宾相关产品,也有企业开始断绝与菲律宾的贸易关系。如果菲律宾执意要干扰中国领土主权问题,那么或许中国会出台相关政策来约束中菲的贸易往来,这样一来就会影响中国钨加热子在菲律宾的销售。

南海和钨加热子

微信:
微博:

钨钼行情本周预览

本周钨市持续看跌,钨精矿勉强以最低限度销售,废钨市场总体成交较为僵持,采购压价力度依旧较大;钼市则跌势加剧,钼精矿成交困难,钼铁难以持稳,或难守6万元/吨关口。
 
65度黑钨精矿主流报价在61000元/吨左右,但冶炼厂采购意愿不高,对后市看跌的心态下,仍在不断压低采购。因此即使钨精矿商的出货意愿较低,但为了维持下游买家渠道,勉强以最低限度销售。APT主产区冶炼厂心态谨慎,卖货节奏跟随市场波动调价。据了解,多数钨冶炼厂商家对后市依旧悲观,市场价格或持续下跌。废钨市场,国内废钨市场总体成交较为僵持,即便有心补仓的贸易商也多因价格较低而难以买到货,毕竟对后市看空情绪较重,采购压价力度依旧较大。
 
7月份钼市跌势加剧,钼精矿价格周内累计下调80元/吨,钼铁价格周内累计下调5000元/吨,钢厂压价情绪不断增加,加之欧洲钼市持续下调,国内钼市缺乏需求支撑,下调风险进一步加大。目前国内钼精矿市场40%-42%主流报价800-820元/吨,45%-47%主流价840元/吨左右,50%以上主流价880元/吨以上,下游企业谨慎采购规避风险,钼精矿市场成交困难;不锈钢厂对钼铁采购压价明显,钼铁市场难以持稳,预计钼市场仍有下调压力,钼铁或难守6万元/吨关口。
 
废钨
微信:
微博:

 

钨钼最新报价-2016年7月13日

2016年7月13日钨最新报价
今日宏观资讯:
 
国际方面:美国明尼亚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今晨发表讲话,美联储或在加息问题上继续保持耐心;美国6月NFIB小型企业信心指数小幅攀升,小型企业仍对美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6家地方联储赞成上调贴现率25个基点,未达到去年12月加息前的数量。

阅读更多:钨钼最新报价-2016年7月13日

伴随南海仲裁问题钨金属得到关注,主流市场报价暂时持稳

昨日,国内钨品市场的交易量依然稀少,市场陷入“难买难卖”的境地。“难买”主要体现在钨矿市场,由于钨品价格的走低过快,钨精矿跌破成本线后,钨市出现了惜售情绪。但是由于下游需求也同样较差,惜售难成为主流心态。“难卖”主要体现在钨粉末市场,钨粉末企业销售价格不断下调,但获得订单非常有限,终端硬质合金市场的需求不佳和谨慎的采购态度造成钨粉末销售量走低。伴随着钨品价格越走越低,以钨矿山和冶炼厂为主的原料企业操作相对谨慎,钨矿山以签长单和内部供应为主,散货市场流通量较小。冶炼厂以老客户为主,对老客户以外的需求企业基本不报价。
 
昨日的市场询盘上,已经有企业出现补货的意向。一外资企业负责人表示,当前市场已经处于较低的价位,再向下降价的空间已经非常小,考虑后期一旦出现价格的回涨,市场将来不及补货,因此企业考虑提前采购一部分APT的现货。另一主流产区的贸易型企业表示,也考虑采购一些APT,因为市场降价空间已经不太大。
 
今日国内主流市场报价暂时持稳,黑钨标矿报价6-6.2万元/标吨。APT报价9.2-9.5万元/吨。虽然市场还是暂时处于淡季,但如果持稳的心态成为业内共识,则有利于市场心态的转好,且抄底操作也有助于市场的止跌。考虑涨价可能有些尚早,毕竟供需关系才是影响价格的最重要因素。淡季刚刚开始,涨价没有支撑,但不能排除市场的炒作,建议理性看待市场的变化,尊重市场的实际现状。
 
伴随昨日南海仲裁问题的影响,作为重要军工战略资源的钨金属又得到关注。从昨日开始,几家钨企上市公司的股票出现上涨。
 
钨金属
微信:
微博:

 

德国研究机构喊话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有利于钨行业外贸进出口发展

近日,德国权威经济研究机构慕尼黑IFO经济研究所公布了其提交给欧洲议会的一份报告,向欧盟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应尽快考虑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慕尼黑IFO是德国一家独立的、权威性很强的经济研究所,其发表的商业景气指数、德国经济景气预测和经济政策建议等成果受到德国乃至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
 
所谓“市场经济地位”概念,是一个主要针对于企业而非国家的反倾销和补贴条款。在企业面对反倾销调查时,可以通过证明其公司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营,来避免歧视性待遇。世贸组织成员对华反倾销调查中倾销幅度的确定,在中国未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时,反倾销案件发起国可任意选择某一替代国该商品的成本数据计算正常价值,确定倾销幅度,而不使用我国企业自身的数据,这样往往导致倾销幅度易被高估,倾销判定容易成立,从而使中国企业遭受不公平待遇。 
 
目前中国已经具备市场经济条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是大势所趋,欧盟早日承认这一点对中欧双方都是好事。而且,欧盟应该清楚,即便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也要按规定在今年12月11日终止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使用“替代国”做法。目前为止,全球已有80多个经济体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其中不乏新西兰、瑞士、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中国也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以及13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虽然欧盟依赖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做法,对中国进行了多项反倾销措施,但其问题与矛盾却显而易见。截至2014年底,欧盟尚在生效的51项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措施仅仅涉及到欧盟同中国双边贸易总量的不到2%,但欧盟为了上述不到2%的欧中贸易总量所设置的反倾销措施占了现有反倾销措施总数的47%。此外,针对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等国频频支持对中国钢铁、化工等行业发起反倾销,报告指出,并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所谓“中国低成本优势或者倾销行为”真的存在。
 
当前欧洲经济正处于复苏期,仍面临着英国“脱欧”“难民潮”等事件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早日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对欧盟而言好处明显。将促使中欧经贸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有助于帮助欧盟克服当前经济困难,稳固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可能威胁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顺利开展以及中欧自贸协定未来的前景。中国目前是唯一一个决定向容克投资计划注资的非欧盟国家,通过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盟可以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对话,促进欧盟企业在中国的经营活动,反之,将伤害中欧之间的感情和互信,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行业而言,以钢铁为首的金属贸易一直是中欧双方在反倾销案件中的矛盾集中体,目前中国供应了全世界50%的钢铁,极大的冲击了英国以及全球钢铁行业,其它金属,比如稀土,也占了全球供应量的90%,像钨钼等小金属也主要用于出口,企业大多以外贸为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有利于中国外贸进出口的发展,反倾销税的幅度也将更加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大大改善贸易环境,对已经遭到反倾销的行业形成利好,企业自身得到更大的生存空间以及更公平的国际待遇。就钨行业而言,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将有利于钨制品的进出口业务,对于当前低迷的钨市起到提振作用。
 
中欧双方加强沟通仍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渠道,这对于中欧发展及世界经济复苏都有好处,正在召开的中欧领导人会晤或许可以帮助双方在‘是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一问题上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但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与履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是两码事,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当年《议定书》第15条明确规定,世贸组织成员应于2016年12月11日终止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使用“替代国”做法。这是世贸组织所有成员都应遵守的国际条约义务,不取决于任何成员的国内标准。因此,无论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盟作为世贸组织成员,都有履行《议定书》第15条的法律义务,无法回避和推卸。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