铯钨青铜纳米粉体与浆料表征(2/2)

比表面积通常也是粉体粒度的间接表征方法,颗粒越小,粉体的比表面积越大。实验粉体的比表面积为6.5 m2/g,固相法铯钨青铜粉体的比表面积为1.83 m2/g。所以实验粉体的粒度比固相法相对要小很多。在砂磨制备成纳米浆料时,使用小颗粒的粉体则单位时间内研磨得到的浆料越多,分散效率越高,生产成本也就越低。
 
图2为实验溶剂热工艺得到的铯钨青铜纳米粉体的透射电镜照片。由图2可见:粉体颗粒大小在20~35 nm,其中有少量直径在9~13 nm,长度为50~120 nm的棒状纳米晶。研究显示,氧化钨超细纳米粉体大部分情况下均呈现长棒状结构。本实验铯钨青铜纳米粉体是作为近红外吸收剂使用的,从这个角度看,粉体的微观形貌对其近红外吸收性能并没有显著影响。但从制备的纳米浆料的稳定性以及涂布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雾度等角度看,长径比高的棒状形貌并不是很有利,所以在后续的研发中要尽量避免长棒状铯钨青铜纳米晶的出现。
 
图3为实验溶剂热工艺生产的铯钨青铜纳米粉体经砂磨得到的纳米浆料的扫描电镜照片。由图3可见:经过砂磨,铯钨青铜纳米粉体为颗粒尺寸在20~30 nm的单分散纳米粉体。
 
图4为砂磨得到的铯钨青铜纳米浆料的激光粒度分布图。D50为55.9 nm,D90为87.4 nm,该数据完全符合光学薄膜用纳米浆料的指标要求。

剂热法制得的铯钨青铜纳米粉体的透射电镜照片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