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表彰用钨金块

任何国家都在致力于科研,以期能够在世界的科研领域有所建树,而对于那些默默工作在实验室,夜以继日地付出体力和脑子的科研工作者进行表彰,也显得尤为必要。对于许多科研人员而言,科研成果就是他耗费诸多努力和心血的结晶,也是对他努力许久所创造的价值的肯定,而科研成果对国家而言也是一种智力性的财富。这不仅能够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感受到祖国对其工作的肯定和赞赏,对于其本人而言,这样的表彰又何尝不是一种激进?科研成果所具有的创造性和社会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可以促进本国技术的提升,也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研成果表彰用钨金块是以钨合金为原料压制成块后可在其表面镀金的收藏品、纪念品或者礼品。它无毒环保、耐腐蚀、耐磨损,价值虽不及黄金,但却同黄金一般精美。科研成果表彰是对科研人员的鼓励,从而调动他们继续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用这样的钨金块来表彰为科研工作默默付出并取得优秀科研成果的工作者,既富有丰富的纪念价值,也能被永久保存而不朽坏。科研成果表彰用钨金块的大小、重量、表面镀金、刻字等工艺均可按照您的要求进行定制。但由于钨合金独有的高密度和高硬度特性,科研成果表彰用钨金块并不能在其表面刻上过多复杂的图形,然而对于纪念和表彰而言的钨金块,简单的文字,简单的图形更胜千言万语。
 
科研成果表彰用钨金块
微信:
微博:

 

钨粉粒度大小对钨铜电极所造成的影响

因其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以及抗电弧烧蚀能力,钨铜电极材料已经逐渐成为了重要的电极应用材料之一。影响钨铜电极材料性能的因素有很多,而目前所能查阅到的绝大多数文献大多集中在制备工艺(钨骨架、密度、硬度、均匀性)对钨铜电极材料的影响,而这里我们主要探讨钨粉粒径或粒度大小对钨铜合金电极性能的影响。在组织结构上,具有相同成分的钨铜合金,其钨粉粒度越细,合金中钨晶粒尺寸越小,局部区域的钨W粉分散较为均匀,但其出现闭孔和缺陷的可能性也越大,铜Cu富集较多,整体的均匀性较差。

对于密度和硬度方面,随着粉末粒度变大,不同粒度钨粉所制备的钨骨架的压制密度与脱脂密度基本相同,且熔渗后钨铜合金的整体密度呈下降趋势。以钨铜W-30Cu合金为例,钨粉粒径为2.65μm时,硬度最高,布氏硬度可达222HB。随着粉末粒度增大,硬度减小,当钨粉粒径为8μm时硬度最低,布氏硬度为190HB。这是由于钨的密度较大且脆性也较大,粉末粒度减小,比表面积增大,表面能相对较高,烧结活性越大,烧结后体积收缩更加明显,使得合金中的W含量相应升高,合金整体密度增大,硬度也相对增加。在导电率的影响方面,钨粉粒度越小越容易造成压制时组织的不均匀性,烧结后的骨架中的通道容易发生闭合和堵塞,从而导致材料中产生铜的富集或孔隙缺陷,并造成铜液熔渗不足或不能有效补缩,降低了熔渗后铜网络格的完整性,使得电导率越小。

钨铜电极

微信:
微博:

 

钨加热子的国家标准——尺寸要求

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钨加热子常常可以根据样品或图纸的具体要求,被绞合成单股或多股,所使用的钨丝可以是纯钨丝或掺杂钨丝。但并不是所有样式的加热子都能最终合格得以使用。中和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SJT 11063-1996 中对该钨制品的尺寸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首先,其技术要求规定钨绞丝加热子的两腿应该在同一平面上,而且要保持平行。其次,该产品的试验方法可以用肉眼,直尺或游标卡尺进行检验。

针对A型的钨加热子,该标准对其总宽,线圈的长度,总的高度,内径,圈的数量和绞丝规格和旋转的方向都做出了下列规定,如表1所示。

钨加热子A型

由图1可以看出A型钨丝加热子的两腿都有一个直角弧度的弯曲,且方向朝下,两脚距离较长。

钨加热子

B型的尺寸规定如表2。从图2可以看出B型钨丝加热子的两脚之间的距离比较短。

钨加热子B型

钨加热子B型

从表3可以清楚得知C型钨绞丝加热子的尺寸和规格,C型钨丝加热子的规格只有两种。由单股钨丝绕制而成,加热子两腿向两边延伸,总宽度较A,B两种类型的钨绞丝加热子要宽很多。具体样子可以参照图3所示。

钨加热子C型

钨加热子C型

上述三种类型是比较常见的形状和规格,实际上,为了后续使用的便利,加热子经常被制作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和规格,达目前为止,我们可以查阅到的应用领域里的加热子形状应该不低于100多种。

钨铜电极与石墨电极对比

电火花加工(EDM,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其采用的电极材料的自身性能将影响到整体加工的各项性能指标(如工具的损耗率、材料的去除率、工件表面的质量等等)。因而,在EDM过程中,电极材料的选择是加工质量的最主要影响因素。电极材料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还要具备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以及满足一些力学性能要求,从而保证EDM中具备优良的耐热能力、抵抗变形能力以及低损耗率。随着EDM技术日益的普及和发展,相关的电极材料以及制备方法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目前,已经投入生产的以及正在研发过程中的电极材料已有石墨、钨(W)、铜(Cu)、等单质金属或非金属单质,钢、铸铁、以铜(Cu)或钨(W)为基体的合金复合材料,或是聚合物复合材料、金刚石等等。

石墨材料电极可运用于放电电流较大的电火花加工,粗加工时的损耗率较小,而精加工时电极损耗较大,难以达到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另外,石墨电极的比重相对较轻,脆性较大,很难用一般的机械加工发加工制成较薄或较细的形状,因而在一些精细或形状复杂的电火花加工应用中一直受到一定的限制。相比之下,钨铜材料具有高强度、低热膨胀系数以及优良的耐电火花烧蚀能力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电极材料。其主要被应用于加工模具钢和碳化钨WC工件,其中的Cu、W含量之比通常为25:75。然而,由于钨铜电极的价格比普通的石墨材料电极或铜Cu材料电极价格相对要高,这也是阻碍了钨铜材料电极的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

钨铜电极

微信:
微博:

 

钨加热子的国家标准——技术要求

得益于钨加热子具有较高的熔点和高耐腐蚀性,所以广泛应用于真空镀金、铝等装饰物品,镀铬等镜子,塑料制品,加热元件。而目前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真空镀膜技术也广受欢迎。因此,厂家和买卖双方更应掌握钨丝加热子的国家标准,以提高该产品的生产质量和销售水平。

钨丝加热子的牌号分为WJ0Z,WJ1Z,WJ2Z,WJ3Z,其材料分别为WJ0,WJ1,WJ2,WJ3。前三种牌号的加热子主要应用于电真空器件蒸铝、制镜蒸铝和塑料涂镀等的加热元件。WJ3牌号的钨绞丝加热子则主要应用于制镜蒸铝、塑料涂镀等的加热元件。

该钨制品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钨丝加热子的化学成分应该符合GB4181《钨丝》中2.1条的规定。
2.钨丝加热子的使用周期:用于电真空器件蒸铝不能少于8次/个,用于其他领域不能少于10次/个。
3.该钨制品的表面应该呈现银白色或银灰色且光亮,没有明显的毛刺,裂纹和氧化的现象。
4.对钨绞丝加热子如果有特别的要求的话,需要由供需双发协商解决。

试验方法有以下要求:
1.根据该钨制品技术要求中的第一条,化学成分要按照GB《钨丝》中2.1条进行分析。
2.按照技术要求的第四条,产品表面质量可先用肉眼进行检验,如果有疑问的地方,则使用5倍放大镜进行检验。
只有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钨绞丝加热子才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钨加热子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