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乘联分会数据,2025年6月,新能源汽车产量与零售分别突破120万辆和111.1万辆大关,同比增幅高达28.3%和29.7%。整个上半年更是气势如虹,产销量累计645.7万辆与546.8万辆,同比增长近四成。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以无可阻挡的势头重塑全球汽车版图。
然而,当产业目光聚焦于锂、钴等明星材料时,被誉为“工业牙齿”的钨,却在新能源汽车的聚光灯下呈现微妙处境。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对钨的需求图谱发生了显著位移:
传统基石松动: 在燃油车时代,硬质合金工具、高性能钨合金是发动机、耐磨变速箱齿轮、高负荷轴承等关键部件制造的重要材料,构成了钨在汽车工业的“基本盘”。
新兴领域浮现: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将钨的需求导向了动力电池极片制造的精密辊压设备、电机壳体与电子元件的超硬切削刀具领域。这些环节虽不可或缺,但用量规模尚无法匹敌传统领域。
这一转变揭示了一个深刻挑战: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与“肌肉”(电机)对钨的依赖程度,远低于燃油车时代的“心脏”(内燃机)。
面对此消彼长的产业变局,钨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深耕“新场景”: 强化在电池制造精密设备、轻量化材料加工用高性能刀具等新能源专属领域的材料研发与应用创新。
突破“天花板”: 积极探索钨材料在固态电池新型导电添加剂、热管理材料等前沿领域的可能性,开辟增量空间。
“新旧”双轨并行: 在巩固高端燃油车及混动车型特定部件市场的同时,加速向新能源需求领域渗透融合。
新能源浪潮席卷之下,钨产业正经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转型阵痛。能否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在电池极片轧机的轰鸣与碳化钨刀具的火花中开辟新天地,将决定这一“工业牙齿”在未来制造业版图中的锋利程度。这场转型不仅是材料的更迭,更是产业逻辑的重构——唯有主动拥抱变革之刃,方能切割出属于钨的新未来。
钨产品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中钨智造:cn.ctia.group |
产品详情:cn.chinatungsten.com | 钨业新闻:www.ctia.com.cn |
电话:0592-5129595/5129696 | 钨钼百科:baike.ctia.com.cn |
邮箱:sales@chinatungsten.com | 钼业新闻:news.molybdenum.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