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型稀土矿分离取得新进展,为新型萃取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 详细资料
- 分类:稀土知识新闻价格
- 发布于 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14:37
- 点击数:1939
中科院海西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孙晓琦团队面向清洁、高效离子型稀土矿冶金工艺研发的需要,在稀土分离机理、体系、材料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新进展。该进展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支撑。
该研究团队利用理论计算方法对苯氧乙酸及其二聚体的结构及氢键二聚体键能进行了优化计算,利用分子中的原子理论对稀土和苯氧乙酸的官能团成键强度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该研究团队针对现有稀土分离工艺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离子液皂化研究,这一新型技术有助于避免传统皂化工艺中大量酸碱消耗及皂化废水,有助于为新型萃取剂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离子型稀土矿是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简称,是我国重要的稀土资源,该类型矿分布地面广,储量大,放射性低,开采容易,提取稀土工艺简单、成本低,主要分布在我国江西、广东、湖南、广西、福建等地。其重稀土配分高达30-80%,是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具有很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离子液协同萃取过程中的反胶团可有效提高稀土的萃取效率,此类协同体系在吸附材料中的协同因子显着高于液液萃取。在现有研究工作基础上,该团队开展的工业试验正在顺利进行。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产品详情: http://cn.chinatungsten.com |
电话:0592-5129696 传真:5129797 | 电子邮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 钨钼图片: 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
钨新闻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 钼业新闻: http://news.molybdenum.com.cn |
微信:

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