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5年驶入快车道 核燃料仍待中国制造
- 详细资料
- 分类:稀土知识新闻价格
- 发布于 2016年4月01日 星期五 17:45
- 点击数:1103
在建核电机组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在运、在建机组总数量居世界第三。中国无疑已跻身核电大国之列。2016年是中国发展三代核电规模化的起步之年,技术难题、预算控制、工期延误等问题都会随着示范项目反复论证,在后续项目形成规模化的经济效应。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近日宣布,应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月31日至4月1日出席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包括中美在内的各国元首聚首华盛顿,表明各国对和平利用核资源的期待,而市场人士也表示,作为我国“走出去”的重要名片以及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清洁能源之一,我国核电产业链将在未来保持较高景气度,而在短期内,受核安全峰会等事件性利好影响,A股核电相关上市公司更易受到市场青睐。
从市场表现来看,两市66只可交易的核电概念股中,有51只实现上涨。资金流向方面,板块内有17只个股单日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超千万元。
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海外项目已成为我国核电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近期,我国首个“一带一路”核电项目——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核电项目2号机组常规岛已正式开工。事实上,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着极大的核电需求,中国核工业集团董事长孙勤表示,国际上现在有超过70个国家已经或正在计划发展核电,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40多个,正在计划发展的有十余个国家。
对此,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中突出绿色低碳元素,引导海外投资更多流向低碳领域,并建议尽快启动实施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相关项目活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同时,带动国内节能环保低碳相关产业和装备“走出去”。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绿色低碳是全球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能源已经成为各国发展新兴产业的普遍选择。随着以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持续突破,下一代核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改变整个能源体系。
作为稳定、高效的清洁能源,核电将成为未来新能源的重要选择。众多知名券商分析指出,2015年,全国核电发电量168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0%(火电同比减少2.8%),约减少燃煤5373万吨。2030年预计核电发电量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8%—10%,目前仅3%。这意味着核电发电量未来15年将保持快速增长。
事实上,2016年两会上就已提出,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5000亿元,建设水电核电、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等重大项目;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扶持政策,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华泰证券分析师指出:“国民经济形势进入新常态,‘十三五’期间能源领域还将以能源供给侧改革、能源结构调整为主线,看好光伏光热发电、核电等相关企业。”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目前国内在运的核电机组中,除秦山一期核电站之外,其余核电机组所使用的燃料组件技术,均从核电技术出口国引进。
“中国引进了核燃元件技术生产线,实现本地化制造和生产,但只能为国内的核电站提供燃料。中国出口核电技术,是无权将别国的核燃料技术一起出口的。”一位不愿具名的知名专家指出。
目前,国内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燃料技术已经起步,但还未实现商业化应用。如同火电厂发电需要使用煤炭一样,核电站发电使用的是核燃料。不过核燃料的生产,却比煤炭复杂的多。整个核燃料循环体系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包含了天然铀的开采、铀的纯化转化、铀浓缩、核燃料元件制造等环节;后端主要涉及乏燃料的储存和处理等。
吸引核电公司的还有核燃料巨大的市场空间。一个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新投产时首炉燃料价格超过1亿美元,投产之后平均每年燃料成本将达到约3000万美元。
按照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到2020年,中国大陆运行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已投产的核电装机容量约2800万千瓦。据此初略估算,到2020年,新投产首炉燃料的市场将达60亿美元。另外,每年使用的核燃料规模还有112亿元。如再加上海外出口的核电机组,这一金额还将大大增加。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产品详情: http://cn.chinatungsten.com |
电话:0592-5129696 传真:5129797 | 电子邮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 钨钼图片: 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
钨新闻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 钼业新闻: http://news.molybdenum.com.cn |
微信:

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