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球磨时间对钨铜电极粉末物相的影响分析(三)
- 详细资料
- 分类:钨业知识
- 发布于 2015年12月08日 星期二 16:10
经过高能球磨方法处理后的粉末,通常会引入严重的晶格畸变、高密度缺陷和纳米级的精细结构,使粉末体系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与常规固态反应不同,具有偏离平衡态的属性,其中包括:1.有效晶粒尺寸连续下降和峰位置的移动,其可能导致非晶合金最终的形成;2.反应组元衍射峰强度逐渐下降,非晶系的宽峰强度逐渐增强;3.前期形成的中间产物(金属间化合物)被进一步球磨后,导致中间产物非晶化。总的来说,钨铜粉末在球磨过程中经过反复形变、冷焊和撕裂处于极高的畸变储能状态,也形成交替的层状结构和超细显微结构,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组元X射线衍射位置不变,强度减弱。
实际上,平衡条件下固溶度很小或互不固溶的元素,在高能球磨后有可能互溶甚至形成饱和固溶体。其中有如下几种原因:1.球磨初期形成的高密度位错,其应力场提高了元素粉末的自由能,形成合金化主要驱动力;2.在高能球磨后形成的纳米晶具有高的晶界体积分数,晶界处储存大量过剩的热焓;3.相界面能量也是驱动合金化和使系统约束在单相亚稳定的重要因素;4.精细的复合层状结构,在进一步球磨时断裂成小碎片,其尖端具有小至1nm的曲率半径,其表面张力也可驱动原子固溶。
因此,研究学者认为溶质原子固溶有两种形式,其一是进入溶剂晶格,导致点阵常数变化;其二是纳米晶溶剂提供大量的晶界,相当部分溶质原子偏聚在晶界,使处于晶界的原子丧失衍射特征,从而在X射线及电子衍射谱下呈单相结构,显然此时溶质与溶剂原子并非处在最邻近的状态,即亚互溶状态。
更多不同球磨时间对钨铜电极粉末物相的影响分析相关内容请参考以下链接:
http://news.chinatungsten.com/cn/tungsten-information/81081-ti-10450
http://news.chinatungsten.com/cn/tungsten-information/81082-ti-10451
钨铜合金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产品详情: http://www.tungsten-copper.com |
电话:0592-5129696 传真:5129797 | 电子邮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 钨钼图片: 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
钨新闻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 钼业新闻: http://news.molybdenum.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