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钼钨酸
- 详细资料
- 分类:钨业知识
- 发布于 2017年1月18日 星期三 09:17
- 作者:Cristina
- 点击数:1356
简介
中文名称:磷钼钨酸
中文别称:钨钼磷酸,钨磷钼酸,钼磷钨酸,磷钼钨酸
英文名称:Phosphomolybdotungstic Acid
英文别称:Phosphomolybdiumtungstic Acid
缩写: P.M.T.A.
CB号:CB2944368
颜色:水溶液为鹅黄色或黄色
储存条件:避光、密封、阴凉处
用途
磷钼钨酸可以作为 鞣质分光光度法检测的着色剂;也作为 指示剂;可以使用在磷钼钨酸-干酪素法测定鞣质总含量的实验中。
制备方法
磷钼钨酸试液的配制方法,根据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录为:取 钨酸钠100g, 钼酸钠25g,加水700ml使溶解,加盐酸100ml, 磷酸50ml,加热回流10h,放冷,再加 硫酸锂150g,水50m和溴0.2ml,煮沸除去残留的溴(约15min)。冷却,加水稀释至1000ml,滤过,即可得到磷钼钨酸试液。另外,磷钼钨酸试液不得显绿色(如放置后变为绿色,可加溴0.2ml,煮沸出去多余的溴,可恢复原色。)
磷钼钨酸测定鞣质含量
鞣质又称 单宁,是一类比较复杂的具有沉淀蛋白质性质的水溶性多元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以前对鞣质的研究较少,多认为是无用的杂质被除去。近些年来,随着分析、分离手段的进步,逐渐发现鞣质具有许多药理活性,可以抗脂质过氧化、清除活性氧,具有抗艾滋病病毒(HIV)和抗肿瘤的作用,使其在临床中日益受到重视,也同时对鞣质的含量测定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皮粉法
鞣质是多元酚类,分子中有许多的酚羟基可以与蛋白质的酰胺形成氢键结合成不溶于水的沉淀,利用这个性质可以使鞣质沉淀下来,用 重量法测定鞣质的含量。皮粉法是现在国际上较公认的测定方法。皮粉法的缺点主要是样品耗用量大,测定时间长,而且没有选择性,其测定结果往往偏高,故一般只适用于测定鞣质含量高的生药,样品较少或含量低的则不适于测定。而且皮粉试剂的供应和质量都较难保证。皮粉法用重量法测定样品须经过滤、干燥、称量,所以需要的样品量较大,而且实验时间较长,一般样品分析需20小时左右,而且皮粉的选择性较差,测定结果偏高。所以皮粉法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除了皮粉可以作沉淀剂以外,还可以用其他代替,如有报道称用三价离子取代皮粉与鞣质结合进行重量分析,测定双子叶植物中 鞣质的含量。
氧化钨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产品详情: http://www.tungsten-oxide.com |
电话:0592-5129696 传真:5129797 | 电子邮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 钨钼图片: 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
钨新闻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 钼业新闻: http://news.molybdenum.com.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