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粒度对钨铜复合材料烧结致密度的影响

钨铜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钨的优点,如高硬度、高强度、低热膨胀系数以及优良的耐磨耐蚀性,还具有铜良好的可塑性以及优良的导电导热性,在电子工业、耐高温器件等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运用。但是由于钨和铜二者的熔点和理化性质相差较大且互不相溶,这使得钨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较为单一,通常使用粉末冶金工艺,这也使得其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我们通过分析粉末粒度对钨铜复合材料烧结致密度的影响,优化烧结工艺,使材料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以质量比为85%的钨铜复合材料制备为例,将粒径不大于1.0μm的纳米晶铜粉与粒径不大于0.8μm的纳米晶钨粉按质量比85:15在行星球磨机中进行球磨混合,球磨介质为无水乙醇。球磨后在真空手套箱中充氩气保护取粉并干燥;干燥后进行压制并进行真空烧结。通过SEM图像观察,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粉末颗粒尺寸降低,粉末的混合均匀程度和机械合金化颗粒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钨颗粒虽然硬度大但是边缘尖锐部分不断受到磨损,外形变得更加规则而逐渐球化;铜颗粒则不断在磨球、罐体与钨颗粒间发生撞击、研磨和撕裂,粒度越来越小。这样一来就使得颗粒间相互吸引力较大,重排更迅速。此外粉末粒度小,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和晶格活性也同时增大,这都有助于烧结过程的进行,使得钨铜复合材料的致密度更高,组织结构更好。

钨铜合金板材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