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钨条制钨粉——化学气相迁移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虽然带来的经济效益很高,但是其对环境的破坏性也是逐年增加,因此各国对金属的回收越来越重视。日本在1975年就专门设置了钨回收专门委员会,简称为WR。该委员会估计每生产100吨硬质合金的时候可回收31.3吨的钨,也就是31.3的回收率,日本的实际回收率为10%,美国是20%。其中氯化法所需要的设备比较简单,对原料的适应性比较广,目前,该方法被认为是比较有发展前景的方法之一。近年来,用化学气相迁移的方法从废弃的钨条中制取钨细粉得到广泛关注。

首先是在950℃的环境下,用氯气将钨条垂熔时夹头两端的切块进行氯化,氯化物会通过氩气输送到还原管里,然后用氢气进行还原反应。将氯气装入工业瓶中,然后经过浓硫酸脱水后与氩气进行混合。用钯石棉在350℃的条件下对氢气进行脱氧,然后使用硅胶,分子筛进行干燥。最后将反应获得的超细钨粉收集放在收粉管里面,在净化和吸收其中的氯化氢之后,含氢废气会排放燃烧。最终制备的钨细粉含氧量为0.64%,氯气含量为0.075%,氯化残渣为0.033%。

通过化学相迁移的方法也能制备相同质量的钨细粉。虽然在纯度上,铝的含量稍微比较高,但是其他所有金属杂质大多低于甚至等同于工艺钨粉制备的超微钨细粉。这样以来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工业成本,还有利于钨细粉的应用推广。

钨粉和钨条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