钍钨电极加工变形第二相研究
- 详细资料
- 分类:钨业知识
- 发布于 2016年5月20日 星期五 16:09
- 作者:yiping
- 点击数:726
钍钨电极在经过一定量的加工变形后,其第二相发生了不同的变化。通过分析再结晶后电极的第二相、202旋锻后电极的第二相和最后成品的第二相粒子形貌变化,了解变形加工对电极第二相的影响。
再结晶后,钍钨电极的第二相大部分都保持着球状形貌,少部分呈现细长的橄球状,或出现了不规则的破碎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再结晶退火时有许多残余应力消失了,电极内应力处于平衡状态,基体钨晶粒处在回复、再结晶的过程中,第二相多为球形样貌。球形样貌有利于降低电极的应力,防止在后续加工中内部裂纹的产生。另外,球形第二相能更好的与钨基体协同变形,提高电极的力学性能。同时,球形第二相分布在钨基体晶界,能够有效抑制晶界处裂纹的扩展。
而少部分细长的橄球状第二相形成主要是因为,在热轧开坯的过程中外力作用过大,第二相还没来得及向韧性更好的钨基体中运动,就产生了塑性形变,且沿轴方向出现了破碎现象。
经过202旋锻加工后,电极的第二相呈现沿轴向拉长,大部分呈现米粒状,当变形程度不大时,其仍然可以保持与钨基体协同变形的能力。而部分的第二相粒子会出现断裂,这主要是因为,加过程度的增加,加工温度的降低,钨基体的变形能力会逐渐降低。且回复、再结晶的晶粒会逐渐向位错胞转变,这时如果第二相受到了明显的外力,则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脆性断裂。
随着加工的进行,电极的钨基体呈现明显的纤维组织。第二相粒子呈断续状分布在钨基体纤维组织中,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其变形能力已经跟不上钨基体,发生了脆性断裂。使得米粒状的第二相断裂成更小的颗粒,同时留下大量空洞,则不适合再进行加工,否则会产生大量裂纹。
纯钨产品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产品详情: http://www.tungsten.com.cn |
电话:0592-5129696 传真:5129797 | 电子邮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 钨钼图片: 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
钨新闻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 钼业新闻: http://news.molybdenum.com.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