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棒土基三氧化钨脱硝催化剂

近几十年来,负载型纳米催化剂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金属和载体间特殊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催化剂的表面性能,进而影响它的催化活性;并且,以纳米二氧化钛本身价格比较高,造成脱三氧化钨脱硝催化剂的价格居高不下。因此,开发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催化剂变得很有必要。

凹凸棒土和脱硝催化剂
 
凹凸棒土又称坡缕石(Palygorskite)或坡缕缟石,是一种具有链层状结构的含水富镁铝硅酸盐粘土矿物;它的在石油、化工、建材、造纸、医药、农业等得到广泛应用,也被称为“千用之土、万土之王”。 
 
我国凹凸棒土资源丰富,因其具有的独特孔隙结构和很高的化学稳定性、疏水性、负载催化能力等优点,可以代替二氧化钛作为脱硝催化剂的载体,并负载三氧化钨、五氧化钒作为活性组分,具有立异性和较好的应用潜力。此外,通过采用微观多级造孔技术,增加脱硝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催化剂脱硝机能,使脱硝效率达90%以上。由于载体占催化剂质量的大部分,其价格取用较低的,能有效降低烟气脱硝一次性投资及运行成本。
 
国内已成功研发出凹凸棒土为载体,负载五氧化二钒和三氧化钨等活性组分,制成脱硝催化剂。另外,也有以凹凸棒土、二氧化锆取代二氧化钛作为复合载体,制备三元催化器SCR脱硝催化剂,从而大大降低催化剂成本的相关报道。
微信:
微博:

 

钍钨电极加工变形第二相研究

钍钨电极在经过一定量的加工变形后,其第二相发生了不同的变化。通过分析再结晶后电极的第二相、202旋锻后电极的第二相和最后成品的第二相粒子形貌变化,了解变形加工对电极第二相的影响。

再结晶后,钍钨电极的第二相大部分都保持着球状形貌,少部分呈现细长的橄球状,或出现了不规则的破碎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再结晶退火时有许多残余应力消失了,电极内应力处于平衡状态,基体钨晶粒处在回复、再结晶的过程中,第二相多为球形样貌。球形样貌有利于降低电极的应力,防止在后续加工中内部裂纹的产生。另外,球形第二相能更好的与钨基体协同变形,提高电极的力学性能。同时,球形第二相分布在钨基体晶界,能够有效抑制晶界处裂纹的扩展。

而少部分细长的橄球状第二相形成主要是因为,在热轧开坯的过程中外力作用过大,第二相还没来得及向韧性更好的钨基体中运动,就产生了塑性形变,且沿轴方向出现了破碎现象。

经过202旋锻加工后,电极的第二相呈现沿轴向拉长,大部分呈现米粒状,当变形程度不大时,其仍然可以保持与钨基体协同变形的能力。而部分的第二相粒子会出现断裂,这主要是因为,加过程度的增加,加工温度的降低,钨基体的变形能力会逐渐降低。且回复、再结晶的晶粒会逐渐向位错胞转变,这时如果第二相受到了明显的外力,则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脆性断裂。

随着加工的进行,电极的钨基体呈现明显的纤维组织。第二相粒子呈断续状分布在钨基体纤维组织中,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其变形能力已经跟不上钨基体,发生了脆性断裂。使得米粒状的第二相断裂成更小的颗粒,同时留下大量空洞,则不适合再进行加工,否则会产生大量裂纹。

钍钨电极

微信:
微博:

什么是高度纯钨条?

高纯度钨条高度纯钨条顾名思义就是只含有高浓度钨元素的钨条,其钨含量不能低于99.98%。由于高度的钨含量,因此其价格会相应的提高。钨条的外观呈现的是银灰色的金属光泽,一般分为钨圆条和钨方条,两者的的区别就是尺寸和形状的不同。根据国家2006年11月1日实施的GB/T 3459-2006《钨条》的规定,纯钨条的代号是TW-2,主要适用于做打杆触点,炼钢钨条的代号一般是TW-1或者TW-4,主要运用于炼钢。 用于制备高质量钨丝,或应用于其它高纯钨制品领域。高度纯钨条的制备方法相比一般钨条的制备工艺存在一定的区别。

第一步是进行钨粉的制造。在开始这项工艺的时候要注意保证钨粉的高纯度及粒度。目前许多制造商主要使用全气氛氢气还原炉将氧化钨还原生产出高纯度钨粉。第二步就是将钨条压制成型。这项工艺的重点就是要保证钨条尺寸具有较高的精准度。一般都是预先制作好最终成品的成型模具,然后用精密压力机将其压制成型。第三步是进入预烧阶段,也就是在低于最终烧结温度的温度下对压坯的加热处理,将钨条毛坯预烧成型。然后把压制好的钨条毛坯放入烧结炉中烧结成型,这样可以使钨条内部金相组织保持均匀状态。烧结的目的就是通过高温作用得到接近理论密度和无孔隙的制品。最后一步就是将钨条垂熔为最终成品。就是将预烧好的钨条半成品放入垂熔机中垂熔成成品。

微信:
微博:

 

什么是钨条?

钨条钨是一种稀有金属,把钨矿石经过采掘、研磨、水重选、提炼等提炼成纯度60%或90%的钨粉,再通过高温电炉提炼成型生产出的成品就是钨条。它的熔点在3500℃左右。纯钨是一种从地上开采的天然金属。目前,中国和俄罗斯是钨矿钨资源储备量对多的国家。一般来说它的纯度都应在99.95%以上,而且必须出具权威机构的检验分析测试报告,比如: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分析测试报告或者全世界承认的通标标准(SGS)。钨条也可称之为金属钨,它的淬火和回火后硬度高,且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能,在高温条件下也能保持较好的工作性能。因此,主要应用于加工用车刀刀头、照明器材用钨丝和各种导热体;制造高级汽车的曲轴、缸筒的配料,铸造各种特殊钢的配料;并且广泛用于枪支、火炮、火箭、卫星、飞机、舰船的制造,制造珠宝首饰等流行配饰。

按照国家2006年11月1日实施的GB/T 3459-2006《钨条》的规定,钨方条尺寸为: TW-2:(10-16)mm*(10-16)mm*(>=300)mm; TW-1、TW-4:(10-16)mm*(10-16)mm*(>=30)mm。钨圆条尺寸为: TW-2:直径(16-30)mm*(>=300)mm,弯曲度不大于4mm;TW-1、TW-4:直径(16-30)mm*(>=30)mm。针对该类型产品的包装及其方法方式也做了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每根大约1000g,一般分为小包装和大包装。小包装一般使用硬纸盒或者塑料盒进行包装,每盒以公斤计大约是7根装一盒。大包装采用木箱单位以三十公斤计一般是5盒装一箱。国际运输每箱限重50KG;国内运输每箱限重25KG。

微信:
微博:

 

钨酸铅晶体的生长及光学性能

钨酸铅(PWO)晶体由于其自身特点:高密度、短辐射长度和Moliere半径、快的闪烁衰减时间及较强的抗辐照损伤能力,成为欧洲核子中心(CERN)建设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中电磁量能器用的首选材料,PWO晶体在高能物理领域、核医学领域等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PWO晶体作为一种闪烁材料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以PWO晶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PWO晶体的生长、退火、离子扩散改性、PWO微晶的合成及光学性能等方面探索性工作,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下降法(Bridgman)、垂直梯度凝固法(VGF)生长了PWO及(F-,Y3+):PWO晶体,通过优化生长工艺,得到透明、无宏观缺陷PWO晶体。生长的PWO晶体为纯的四方相白钨矿型晶体,PWO单晶在350nm有较强吸收,但随着F-、Y3+的掺入,减少了在350nm处的本征吸收,PWO:(F,Y)晶体荧光强度得到明显提高,且发光主峰向短波移动了10-20nm,PWO在1000ns积分时间内光产额为32pe/MeV,衰减时间为4.2ns,VGF、Bridgman法生长(F-,Y3+):PWO晶体在1000ns积分时间内光产额分别为50pe/MeV、65pe/MeV,衰减时间分别为:7ns、5ns。 
 
2. Ce3+、Eu3+离子扩散PWO晶体减少了在350nm处的本征吸收,但Cr3+扩散PWO在420nm处产生了一个强吸收带;随着进入PWO离子浓度的增大,Ce3+、Cr3+扩散PWO晶体荧光强度逐渐减小,且Ce3+扩散PWO有红移现象,但Eu3+离子扩散PWO荧光强度逐渐增强。Ce3+、Eu3+、Cr3+离子扩散PWO晶体在1000ns积分时间内光产额分别为:36pe/MeV、46pe/MeV、10pe/MeV。发光衰减时间分别为:4.7ns、6.5ns、4.0ns。 
 
3.不同气氛退火可改善350nm处PWO晶体的本征吸收,但富氧环境下退火PWO在420nm处有较强吸收;O2、N2退火PWO产生红移现象,C粉退火PWO荧光强度得到明显改善,但黄绿光成分有所增加。O2、N2、C粉不同气氛退火PWO晶体在1000ns积分时间内光产额分别为:10p.e/MeV、25p.e/MeV、38p.e/MeV,衰减时间分别为5.2ns、4.5ns、4.4ns。
 
 4.共沉淀法合成PWO微晶结晶良好,随着加入PEG-400量的增加,由塔状变成梭子状,在蓝、绿光范围内具有较宽的发射谱带,但发光强度低于纯PWO微晶。 超声辅助法合成(Ce3+、Cl-):PWO微晶结晶良好,随着Ce3+、Cl-离子浓度的增加,PWO微晶由块状向带状转变,(Ce3+,Cl-):PWO微晶荧光光谱强度逐渐减弱。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