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渍法制备钡钨电极

浸渍法制备钡钨电极是一种常用于电子发射材料(如热阴极)的工艺,通过将活性钡化合物浸渍到多孔钨基体中,形成高效电子发射性能的复合电极。以下是详细的制备流程及关键要点:

1. 多孔钨基体制备

方法:采用粉末冶金技术。

原料:高纯度钨粉(粒径根据孔隙需求选择)。

成型:通过模具压制成型(如等静压),形成多孔预制体。

烧结:在氢气或真空环境中高温烧结(通常1400-1600°C),形成具有连通孔隙的钨骨架,孔隙率通常控制在20-40%。

中钨智造钡钨电极图片

2. 浸渍液配制

钡盐选择:常用硝酸钡(Ba(NO₃)₂)、碳酸钡(BaCO₃)或钡铝酸盐(如Ba₃Al₂O₆)。

溶剂:去离子水或有机溶剂(如乙醇),需考虑溶解度及后续分解温度。

浓度优化:根据目标负载量调整浓度(如5-20 wt%),避免浸渍后结晶堵塞孔隙。

3. 浸渍过程

真空/加压浸渍:将多孔钨基体置于浸渍液中,抽真空或加压(如5-10 MPa)确保溶液充分渗透孔隙。

时间控制:浸渍时间通常数小时至数十小时,取决于孔隙结构和溶液黏度。

4. 干燥与热处理

干燥:低温(60-100°C)缓慢去除溶剂,防止快速蒸发导致裂纹。

分解烧结:在还原性气氛(如H₂)或真空中分段升温:

第一阶段:300-500°C分解硝酸盐(如Ba(NO₃)₂ → BaO + NO₂↑ + O₂↑)。

第二阶段:高温烧结(1200-1500°C)使BaO与基体结合,形成稳定结构。

中钨智造钡钨电极图片

5. 后处理与活化

表面处理:必要时进行机械抛光或化学蚀刻,改善表面形貌。

活化处理: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中加热至工作温度,促使钡迁移至表面,形成活性发射层。

6.关键参数与注意事项

孔隙结构:需均匀且连通,可通过造孔剂(如碳酸铵)调控。

气氛控制:避免钡氧化,分解及烧结阶段需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中进行。

多次浸渍:若负载量不足,可重复浸渍-烧结步骤,但需避免孔隙堵塞。

毒性防护:钡化合物有毒,操作需在通风橱中佩戴防护装备。

7.应用与优势

应用场景:广泛用于真空电子器件(如行波管、磁控管)的热阴极。

浸渍法优势:工艺简单、成本低,可精准调控活性物质分布,适用于复杂多孔结构。

8.表征与测试

结构分析:SEM观察孔隙分布,XRD检测物相组成。

性能测试:电子发射效率(如电流密度测试)、耐高温性及寿命评估。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