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钨业知识
-
发布于 -0001年11月30日 星期一 08:00
-
作者:meijin
-
点击数:820
大家在钓鱼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窝子里明明有鱼,但是就是不吃钩到底,咋回事呢?有时候提竿,钨坠和钩上还带有淤泥。有经验的钓者就能知道,这实际上是酱层太厚了。
说到酱层,对于大部分钓鱼人来讲并不陌生。在我们钓鱼的所有水库、湖泊、池塘水下,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薄厚不均的酱层。
在水库酱层并不是很明显,水库的酱层是在修建时,水底的泥沙在水的运动中所形成的,加上岸边路上的尘土被风吹到水里,经多年沉淀而形成,一般不会太厚。而在我们经常垂钓的湖泊、池塘,这种酱层就显得非常明显。而池塘湖泊因经常有人在这里打窝,加上鱼类排泄的粪便和腐烂的杂草等,这里的酱层就比较厚。
对于钓鱼人来讲,会经常遇到打窝子后只见鱼星不断,饵料入水后,落进酱层里面,鱼闻到吃不到,它们就会在饵料的周围打转,用嘴在窝子里拱,这时鱼塘底部的淤泥被搅了起来,鱼在这样的环境里无法正常呼吸就会被迫上浮,而你的钓点就会鱼星直冒。基于以上原因就会出现浮标有动作,提竿后不是空竿就是挂鱼。
找底时如何知道有酱层?
会调漂的高手们都懂得怎么去调漂躲避水底的淤泥酱层,其实要知道酱层很简单,你在调整好你浮漂的调目后在下钩在钨坠带动下(大于浮漂的浮力)抛在你的钓点找底调几目找几目,然后取下钨坠空钩抛入你的钓点看看你的浮漂路出水面几目,如你的浮漂目数多出你的调目说明你的底已经找过了也就是找到了你所谓的酱层,此时你向下拉动浮漂,在空钩的情况下找到底,那么你调整了多少目浮漂(浮漂的距离)酱层就有多厚。
以上是针对会调漂的情况下,可是不会或者是调的不是很好的钓友们呢?有的时候就避免不了会调的比重不一样,钓饵就容易掉进酱层里了。
这时你可以把钨坠放在最下面。把钩子绑在钨坠的上方,这样也能避免钓饵落入酱层里导致鱼吃不到鱼饵了,下图就画了一把钩子,当然你可以多绑一两把。
如果嫌麻烦,也可以改搓饵为拉饵,把浮标下拉一标左右的长度试着找到鱼的泳层。鱼儿在泥浆上方发觉到美味的鱼饵时,就会疯狂抢食。正常情况下,浮漂会在下降或到位后出现漂亮的加速下顿或上顶,当中鱼率较高时,就说明你已经正确找到鱼的所在泳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