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钨业知识
-
发布于 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 08:31
-
作者:meijin
-
点击数:1267
钓法自有千千万,各种钓法有着自己的侧重点,却也存在着必然的共通点,这些共通点构成了垂钓的技巧基础。根据需求,科学合理的配置钓组,能够大幅度提升钓鱼收获。今天就和一起来说说提高钓组灵敏度的重要性。
钓组由除钓竿,抄网之外的浮漂,鱼钩,钨坠,线组构成,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针对性策略,根据人的操作需求,调整钓组的要求和性质。作为垂钓基本技术之一,科学合理的配置钓组,能够大幅度提升钓鱼收获。
提升钓组,就是提升钓组的性能,主要包括强度、速度、以及灵敏度,它们互相之间层层嵌套,互相影响,想要实际处理好它们的关系,需要对钓组有充分的认识。
钓组的强度,主要由线组为主题,尤其是主线、子线之间的承受能力最为关键。通常来来看,1.5:1.0是最常见的匹配规则,主线较子线粗五成,或粗四成。随着子线的加粗,线组的强度会不断增大,拉力越平均,拉力越大。
拉力加大的同时,在线组的灵敏度方面,则会有损耗,越粗的钓线,灵敏度越低。但是,主线和子线的粗细之间并没有必然关系,子线设计鱼钩和鱼类的吃口,主线设计线组的承重极限。所以在日常使用中,主线原则以能够承受的极限值为准,在这个基数下越细越好,而子线则以不耽误鱼口为基准,越粗越好。
线组的速度主要由三方面构成,钨坠入水后到水线直立;水线直立到钓钩垂直;最后是钓钩落底;以及浮漂翻身的速度构成。受到了钨坠重量,水情流速,线组粗细,线组长度,浮漂特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在这个原则下,钨坠越重,鱼线越短,线组越细,浮漂翻身快,钓组速度自然越快。但是考虑速度的同时,还需要于强度、灵敏度相结合,单追求速度没有意义。
线组的灵敏度同样涉及钨坠,鱼线,以及线组,浮漂等要素。比如在垂钓中,子线距离越短,灵敏度越高。但同时又有许多要素和速度要求一致,比如线组越细,灵敏度越高。
结合以上知识可以发现,线组的灵敏度是为中鱼做准备,而强度是为中鱼后提鱼打基础,为了中鱼顺利,可以适当放弃一定的强度,在鱼群较少时,采用高灵敏度垂钓,反之,采用低灵敏度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