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最佳提竿时机(1)

钓友们想必都知道,无论是休闲钓还是竞技钓,不管用了什么钓法、什么饵料,最终就是为提竿上鱼做铺垫。提竿时机是钓鱼成败的一环,也是钓技中非常难掌握的一环。那么,如何把握最佳提竿时机呢?
 
 垂钓提竿图片
 
首先来了解什么时候才算是提竿的最佳时机,就是在鱼儿摄食入口将要游走的一刹那,这时候鱼口中含有鱼钩,提竿上鱼的可能性最高。若错过这一时机则会失于“早”或失于“晚”。
 
说起来简单,但鱼儿咬钩的过程,我们仅仅只能从鱼漂反映上来的“鱼讯语言”来判断。这对初学都是较难掌握的,就是钓了多年的鱼,也难免会有锐钩跑鱼之事。
 
一、掌握鱼的吃钩方式
鲫鱼(底层鱼)摄食时俯头翘尾,吸入口内抬头上游,漂反应是轻微拌动,明显上浮。宜在漂缓缓上浮时提竿。
 
鲤鱼(底层鱼)爱拱泥寻食,摄食谨慎,食前先品尝一番,感到无异时,才吸入口中,摄食后即游走,漂反应先晃动几下,后大幅度下沉漂没顶时提竿则可命中。
 
草鱼(中下层鱼)摄食先缓后急,开始慢慢品尝,随后将饵吞入口中拉着走,漂的反应沉多于浮。等漂全部没入水中一两秒提竿为适合。
 
青鱼(属中下层鱼)摄食凶猛,见饵就吞,吸入嘴内,含着就走,漂反应急促上下大幅度抖动,继之迅速斜移下沉,这时提竿即得鱼。
 
罗非鱼(属中下层鱼)贪食,咬到饵料不松口,漂反应急促上下抖动,继而不动,或上升倾斜,此时提竿十拿九稳。
 
鲢鳙鱼(属中下层鱼)在水温17-20度时摄食特别斯文,饵料叼在口中,这时漂的反应为轻微晃动,此时,应立即提竿;盛夏咬钩叼着饵料扭头就跑,漂反应为提黑漂或拉倒海竿,此时应立即提竿。
 
鳊鱼(属中下层鱼)摄鱼动作类似鲫鱼,漂反应急促上下抖动,很快上升,以至倾斜横在水面,赶早提竿即可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