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钨业知识
-
发布于 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17:41
-
作者:chunyan
-
点击数:559
三氧化钨是诸多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过渡金属氧化物,属于n型半导体,其用途十分广泛。作为半导体气敏传感器,三氧化钨已被认为是检测NO x、SOx、NH3、H2S等最有前景的新型氧化物气敏材料之一。自从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以来,一维纳米材料所呈现的更加新颖的电、磁、光、热等物理和化学特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展现出其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三氧化钨纳米线比传统的氧化钨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其在气敏传感器、电致发光、光致发光、电导电极及光催化等方面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另外,三氧化钨纳米线还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和更强的吸附能力,加快与气体的反应,从而大大提高了灵敏度并进一步降低了传感器的工作温度。
三氧化钨纳米线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步骤如下:
1. 以钨酸钠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三氧化钨纳米线;
2. 以氧化钨纳米线为主体材料,配合粘合剂——乙基纤维素和松油醇,并添加适量的玻璃料以增强敏感材料和氧化铝基板之间的粘附力,以上材料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气敏材料浆料;
3. 烧结气敏元件过程:将上述料浆印刷在被有银电极和引线的氧化铝基板上,置于80°C的空气中充分干燥,转入300〜450°C的箱式炉中烧结1〜2小时,制得三氧化钨纳米线气敏传感器元件;
4. 元件老化过程:将气敏元件在300°C老化120小时,最终得到氧化钨纳米线气敏传感器。
实验表明个,这种氧化钨纳米线气敏传感器对低浓度(l〜100ppm)氢气、 CO和氨气都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优良的重复性和很好的稳定性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