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G焊中钨电极rim现象的研究

在TIG焊(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钨电极在大电流、氩气保护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凸缘现象,即在电极尖端附近出现凸缘或者圆环(rim)。rim会阻碍氩气的流动和电极表面稀土氧化物的迁移,加剧电极的烧损,破坏电极的稳定性。

在相同条件下,对W-La2O3、W-Y2O3和W-CeO3三种电极进行rim试验,W-CeO2最早出现rim,其次是W-Y2O3,最后是W-La2O3。另外,氩气流量、电弧长度也会对rim产生一定的影响。

氩气流量的影响:试验中,电极弧长为3mm,电流为160A,起弧电压为76V。通过改变氩气的流量发现,氩气流量越小,rim出现的时间越短。

电弧长度的影响:试验中,氩气流量为3L/min,电弧电流为160A,电弧电压为76V。通过改变电弧的长度发现,电弧长度越长,rim出现的时间越短。

观察电极的SEM照片发现,电极从尖端后根部被分为3个区域,A区域粗糙,B区域光滑,C区域粗糙。而rim出现的位置一般在C区域与B区域之间。这个区域枝晶结构,说明rim的长大方式是以枝晶方式进行的。

在电弧燃烧的过程中,在电弧和电阻热的共同作用下,电极表面的钨一方面会出现熔化和蒸发,另一方面会发生重结晶,通过枝晶的长大方式从电极表面向外部生长。在C区域,由于钨重结晶长大的速率大于钨熔化和蒸发的速率,因此会出现rim现象。另外一方面,焊接过程中虽然有氩气保护,但是还是存在少部分氧化性气体杂质,加上空气中氧分子的侵入,电极表面的钨会在温度较低的C区域氧化生成钨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在高温下会发生分解,在重结晶枝晶上沉积,最终形成了rim。

钨电极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