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3脱硝催化剂国货市场崛起

SCR脱硝催化剂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触媒化成株式会社开始研发蜂窝式脱硝催化剂,80年代末实现工业化,然后向国外转让。随着大气污染加剧,NOx脱除净化开始得到重视,许多国家开始研发和应用脱硝催化剂,尤其是美、日等发达国家。目前,我国的脱硝催化剂市场20多家生产厂家中,80%的国内市场被美、日等国外技术所占据,我国采用自主研发技术生产的催化剂只占20%的市场份额。
 
目前常使用的脱硝催化剂是金属氧化物类催化剂,广泛应用的SCR催化剂大多是以二氧化钛为载体,以五氧化二钒或五氧化二钒/ WO3、五氧化二钒/三氧化钼为活性成分。通常催化剂载体主要作用是提供具有大的比表面积的做孔结构,在SCR反应中所具有的活性极小,几乎不参与到反应中来。由于过分的依赖国外技术和产品,国内脱硝成本较高;加之有些国外公司不仅收取一次性技术转让费外,而且提取催化剂销售额的10%费用,更是加剧了成本的上升。
 
自从2006年我国开始从国外大公司引进脱硝催化剂制造技术,在国内制造脱硝催化剂开始,采用国外技术生产三氧化钨脱硝催化剂占据着我国大部分的市场。当然,中国人的学习能力是很强了,在吸收了众多的技术之后,国内有些企业开启了自主研发WO3脱硝催化剂的模式。2009年,国内就有一家环保科技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自主研发脱硝催化剂生产技术,并于2011年9月正式投产实现工业化。另外,不久前中国石油公布消息,由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催化裂化(FCC)烟气SCR脱硝催化剂PDN-102,成功试运行,这标志着中石油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FCC烟气脱硝技术。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