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燃弧5秒后电极的表面形貌特征发现,电极的尖部有许多的凸起,这主要是因为电极尖端在电流和高频作用下,表面残留的氧和钨在热作用下结合生成挥发性的氧化钨,由于燃弧是在氩气气氛下进行的,因此尖端部分形成的氧化钨会被氩气带着,留下较为结晶的钨晶粒组织。但是随着燃弧时间的增加,次尖端部分的钨也开始和残余的氧结合生成氧化钨,氧化钨会被氩气流带到温度更高的尖端部分,发生氧化钨分解过程,生成金属钨,钨的沉积导致了尖端凸起。这种组织容易产生高频放电和等离子体。除了钨和氧反应可生成气态的氧化钨,电极中的低熔点物质稀土硝酸盐等在燃弧过程中会发生扩散、迁移、挥发和沉积,这些都有利于高频起弧和稳定燃弧。
观察经过1分钟燃弧后钨电极的形貌发现,由于燃弧时间较长,电极材料发生了明显的再结晶。之前沉积的钨膜在热作用下沿着钨晶粒生长,只有表面新沉积的钨呈现非晶态的膜状组织。在燃弧一分钟后,钨电极组织呈现表面覆有钨膜的典型等轴状再结晶组织。
燃弧5分钟后电极尖端根部,由于温度较低呈现出加工态的纤维组织。另外,比较燃弧5分钟后电极的尖端形貌和燃弧1分钟后电极的形貌发现尖端形貌变化不大,说明在燃弧1分钟后,电极已经进入比较稳定的状态,可以稳定工作。
纯钨产品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产品详情: http://www.tungsten.com.cn |
电话:0592-5129696 传真:5129797 | 电子邮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 钨钼图片: 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
钨新闻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 钼业新闻: http://news.molybdenum.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