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钨业知识
-
发布于 2016年5月03日 星期二 18:14
-
作者:xinyi
-
点击数:2217
钨青铜结构的铁电铌酸盐是一类重要的铁电材料,主要应用于电光和非线性光学和热释电等方面。最早研究的钨青铜结构(简称TB结构)铌酸盐是PbNb2O6(1953年)。其后发现了一些钨青铜结构型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铌酸盐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其中NaBa2Nb5O15(BNN)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光学倍频性质,且在室温下没有激光损伤。同时还发现了Sr1-xBaxNb2O6(SBN)等铌酸盐固溶体单晶具有优良的电光和热释电性质。这些晶体很快就被用来制作激光调制器,倍频器等电光器件。
80年代发展的铁电晶体KNSBN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新的铁电晶体。特别适用于中等功率的激光调制和自泵浦的相位共轭器。人们对早期发现的TB型铌酸盐高温相变进行过一些研究,但对TB型结构铌酸盐单晶的低温特性研究得很少,目前仅限于对BNN晶体的低温特性有一些了解。一些钨青铜结构铁电铌酸盐(如KNSBN, PBN, SBN)在室温区的相变过程有不同程度的扩散特性。
研究了上述三类晶体的低温、介电、热电、结构和热学性质,证实在50-70K的范围内,SBN,PBN,KNSBN三类铁电钨青铜型铌酸盐晶体均存在着一个新的相变。相变是由点群4mm铁电相到点群mm2铁电相的转变。铁电自发极化方向由四方晶胞的e轴方向转变到正交晶胞的b轴方向。介电特性的高频及低频测量表明该相变具有扩散(或称瀰散)型特征。比热的实验结果证明相变是属于高于一阶相变的高阶相变。对相变前后的晶胞结构提出了一个模型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