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酸钠浓度影响焦绿石型三氧化钨

钨酸钠为无色结晶或白色斜方结晶,具有光泽的片状结晶或结晶粉末,钨酸钠溶于水,水溶液呈微碱性,不溶于乙醇,微溶于氨。在空中风化。加热到100℃失去结晶水而成无水物。与强酸(氢氟酸除外)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黄色钨酸,与磷酸或磷酸盐反应生成磷钨杂多酸络合物,与酒石酸、柠檬酸、草酸等有机酸反应生成相应有机酸络合物。

影响焦绿石型三氧化钨制备过程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钨酸钠浓度、添加剂、反应温度等。因此,对于这些条件的渗入研究有助于控制反应条件,取得最好的制备效果,以下介绍其中影响因素之一钨酸钠浓度。

分析制备焦绿石型三氧化钨影响因素-钨酸钠浓度,可通过实验获取数据进而加以研究。分别配置浓度为60g/L、80g/L、100g/L、160g /L、200g/L的钨酸钠溶液若干份,然后将配置好的钨酸钠溶液加入到100mL高压密闭反应釜中,同时每份溶液中分别加入6g、8g、10g、 16g、20g三氧化钨粉体,恒温在200℃条件下反应24h,反应完成后,取溶液分析分解率。

表1-1 钨酸钠溶液浓度对反应率的影响

浓度g/L

60

80

100

160

200

反应率/%

38.24

65.70

77.90

73.88

78.13

实验结果显示,反应物浓度的提高有助于增强相关生长基元的浓度,使得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因此分解率也就越大。可见,钨酸钠溶度的升高可提高反应率,进而提高了产品的产量,这与传统的钨冶炼工艺中离子交换法只局限于低浓度溶液有所不同,利用水热分解法不受浓度大小的限制,为规模化生产焦绿石型三氧化钨提供了可能。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