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钨业知识
-
发布于 2016年1月08日 星期五 19:19
-
作者:linlu
-
点击数:1093
钒是银白色金属,熔点很高,为难熔金属。有延展性,质坚硬,无磁性。具有耐盐酸和硫酸的本领,并且耐气、盐、水腐蚀的性能要比大多数不锈钢好。钒的用途十分广泛,有金属“维生素”之称。最初的钒大多应用于钢铁,通过细化钢的组织和晶粒,提高晶粒粗化温度,从而起到增加钢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后来,人们逐渐又发现了钒在钛合金中的优异改良作用,并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从而使得航空航天工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钨矿资源日趋减少,废钨资源的回收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废弃的钨金属制品经常含有其他有价金属成分,钒就是其中一种。钨回收过程中,废料中的钒和钨进入钨酸钠溶液,现有的分离技术还不成熟,容易造成钒的大量损失。
有报道研究成功了一种从废弃的钨金属制品中回收钨和钒的工艺,实现了对钨和钒的有效分离,采用的是离子交换法。对钨酸钠溶液先进行预处理,经过转型后的树脂吸附,钒吸附在树脂上,而钨大部分保留在流出液中,从而达到分离目的。通过此方法可得以下结论:
1. 对于OH- 型树脂,钒和三氧化钨都很难吸附上去。转为Cl- 型树脂后,钒很容易交换上柱,而三氧化钨不容易上柱。
2. pH值较低有利于树脂钒的吸附。流速对钒穿透交换容量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说明树脂的交换速度比较慢,只有流速较小时才能保证其良好的吸附性能。
3. 钒浓度越高越有利于树脂对钒的吸附,即钨和钒的分离系数越大。
总之,将含钒钨酸钠溶液pH调至8-10,通过经盐酸转型的某型号树脂吸附,钒被有效吸附于树脂上,钨绝大部分不被吸附进入交后液,从而达到钨钒分离的目的。钒的去除率和钨的回收率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