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酸钠及其复配体系对羽绒阻燃性能的改善

羽绒是长在鹅、鸭的腹部,成芦花朵状的绒毛。羽绒纤维的最表面是一层细胞膜,薄膜的里层是组成羽绒纤维主要成分的蛋白质。羽绒球状纤维上密布千万个三角形的细小气孔,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可吸收人体散发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从蓬松度的检测上来分析,羽绒比蚕丝,棉花等保暖材料都要高一个等级,所以羽绒单纯作为一个保暖材料,它的经济价值远远高于其他保暖材料。
钨酸钠和羽绒纤维
科学家们已经研究过羽绒纤维的润湿性、蓬松性和稳定性,但是对羽绒的阻燃性能研究甚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对纺织品的阻燃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羽绒纤维的阻燃改性也势在必行。通过钨酸钠、氟钛酸钾及其复配体系对羽绒纤维的阻燃性能的改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验可分为以下几步:
1. 先进行羽绒阻燃处理:称取适量干燥过的羽绒分散在蒸馏水中,加入适量柠檬酸调节pH值后加入阻燃剂。于一定温度的水浴中反应,反应完全后洗涤、过滤、干燥、烘干至蓬松。
2. 使用极限氧指数测定仪测出极限氧指数范围。 
3. 根据热失重曲线的热失重率和最快热失重速率分析热稳定性能。羽绒的热降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羽绒的脱水反应;第二个阶段是一系列的纯粹化学反应;第三个阶段是放热过程。 
4. 采用白度仪测试羽绒的白度以说明处理羽绒的泛黄程度。
 
通过实验可得出以下结论:从热失重曲线看出,钨酸钠主要降低第2阶段失重,氟钛酸钾主要降低第3阶段失重,都能分别降低最快热失重速率,使羽绒热稳定性增加,剩炭率升高,阻碍其燃烧。钨酸钠和氟钛酸钾都能不同程度的改善羽绒的阻燃性能,它们的复配体系阻燃效果更佳,而且对羽绒的表面结构和白度影响不大。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