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钨业知识
-
发布于 2016年1月06日 星期三 17:17
-
作者:chunyan
-
点击数:838
掺杂晶粒制成的超细硬质合金以其高熔点、高硬度和高强度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与现代工具、耐磨、耐高温以及耐腐蚀材料中。控制碳化钨晶粒长大的抑制剂种类繁多,目前常用的是Cr3C2和VC,其中,Cr3C2的抑制效果较佳。现有工艺主要是将抑制剂的碳化物粉末加入到钨粉和炭黑中,均匀混合后,经碳化制得含有抑制剂的WC粉末。但,由于抑制剂难以搅拌均匀,导致碳化钨烧结过程中部分WC晶粒非预期性长大,从而影响硬质合金的性能。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掺铬工艺—仲钨酸铵蒸发结晶过程掺铬,并分析铬在其中的表现形式。
在pH≥9的钨酸铵溶液中掺入乙酸铬(CH3COO)3Cr,蒸发结晶制得掺铬的仲钨酸铵(APT)粉末。蒸发结晶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CH3COO)3Cr=(CH3COO)3 3-+Cr3-
Cr3-+3OH-=Cr(OH)3↓
Ksp=6.3*10-33(25℃) 其中Ksp为Cr(OH)3的浓度积。
不同的Cr起始浓度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值,如下图所示:

掺铬APT结晶过程中,铬有多种不同行为,以下就三点进行分析:
1.不同掺铬量影响APT粉末中存在的铬量,随着掺铬量的增加,APT粉末中的铬量呈线性增加。铬在APT中主要以Cr(OH)3沉淀析出为主,且不具有饱和性。控制结晶过程的掺铬量可以制备不同铬含量的APT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