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后的Na2S从钨酸钠溶液中除钼

从钨酸钠溶液中除钼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利用钨、钼与S2-形成硫化酸根离子性质的差异进行钨钼分离时,硫化步骤才是其中的关键,即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硫化反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除钼效果。钨酸钠体系除钼主要采用三硫化钼沉淀法,分为硫化和调酸沉淀(加酸调pH值)两个过程。但这种高温、长时间、离过量硫化剂的硫化过程,处理成本较高,操作要求也比较严格,对生产有着很大的制约,同时硫化后的调酸除钼仍然存在着不稳定现象由于硫化剂过量,虽然钨的硫化非常有限,但也导致了一定程度钨的硫化;在接下来的调酸过程中,随着M oS3的沉淀,WS3也会沉淀,从而造成钨的损失。所以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种改进了的Na2S除钼工艺,调酸沉淀除钼新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如下:对于钨酸钠体系,一般硫化法的除钼过程强调完全硫化,使钼全部转化为N a2MoS4,之后进行调酸处理,钼以MoS3沉淀形态固液分离从而除钼,硫化过程中,Na2 M004转化Na2M oS4是溶液中离子间的平衡,这需要较大的硫化钠过量(即S2过量)和严格的硫化条件才能保证硫化完全。
1. 对于调酸过程,通过实验发现调pH值为6.5左右时,约60%的钼沉淀(指相对于溶液中残留外能除去钼的比例,也称沉淀率,下同),pH值为5.5时约有75%的钼沉淀,pH值为3.5时约有950-/0的钼沉淀,最后调pH至2—3,钼的沉淀率达95%以上,可见钼的沉淀大部分是在pH值下降过程中实现的。
2.  由此可将原来要求完全硫化的方法改进为:在不完全硫化条件下,待钼部分硫化后进行初步调酸处理,使硫化的钼先沉淀下来,随着Na2MoS4向MoS3的转化消耗,加快Na2M004向Na2M oS4的转化,使钼快速硫化,满足沉淀要求,即边硫化边沉淀。硫化、调酸沉淀这两个过程并不矛盾。
3.  初步调酸处理时,随着钼沉淀消耗酸,pH值下降很慢,一般维持在6-7之间,这种条件的硫化效率最高且速度最快,可进一步促进反应快速进行;随着pH值下降,钼大部分沉淀下来,最后pH值降至2-3,即实现深度除钼。
 
这种改进后的快速沉淀除钼,可大大降低硫化过程所需的条件,降低硫化剂用量,使除钼过程大为简化。总而言之,可将钨酸钠体系常规Na2S除钼方法改进为经简单、非完全硫化后即进行相应调酸处理,同样可以达到可靠的除钼效果。改进后的Na2S快速除钼法,过程大为简化,除钼彻底且Na2S用量低,钨损失小,甚至还可制取符合APT -0标准的合格钨制品。
 
 
微信:
微博: